三国时期,最具战略眼光的人有两个:诸葛亮和鲁肃。也许很多人比他们更擅长用兵打仗,但说到对当时“国际”战略格局的全面把握,没有什么是对的。“借荆州”充分体现了鲁肃的聪明才智。
赤壁战争结束后,荆州暂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孙刘联盟的利益和立场也开始出现裂痕。首先是对荆州所有权的争议;其次,双方都把益州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
但此时,由于曹操的威胁太大,双方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
[img]422474[/img]
周瑜死后,继任者鲁肃始终坚持孙刘联合。在他的建议下,孙权决定将大部分南郡(主要是战略要地江陵)转移给刘备。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借荆州”。
在三国时期,我个人认为最具战略视野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鲁肃。也许很多人比他们更强大,但当谈到对当时“国际”战略模式的总体把握时,没有什么是正确的。“利用荆州”充分反映了鲁肃的聪明才智。
[img]422475[/img]
@ “借荆州”有助于维护孙刘联盟的团结。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孙刘家中任何一个单独与曹操作战,都相当于“用卵击石”。因此,只有维护两个家庭的团结,我们才能获得自己生活环境的安全。@ “借荆州”对孙刘两家都有好处。相信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好处;对于孙权来说,一方面“借荆州”可以避免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两线作战;另一方面,“借荆州”后,刘备的实力得到了加强,曹操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刘备身上,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发展(其实曹操的主要精力是“借荆州”后的西方。而东吴则有机会向交州、广州地区发展)。
[img]422476[/img]
据史料记载,当“借荆州”传到曹操耳中时,他忍不住把正在写字的笔都掉在地上。我想这就是他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机会。
三国最具战略眼光的两个人 做一件事吓坏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