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太子没有兄弟情谊,更不知道如何尊重皇帝父亲的隐私,那真的很危险!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但也让这个已经被宠坏的皇子性格更加娇纵。而且康熙皇帝是著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皇太子尹仁一当了40多年。他还对人抱怨说:“古今天下,怎么会有四十年的王子呢?“很奇怪康熙为什么还不死!
康熙47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为了教育儿子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有多来之不易,带着八个儿子去打猎。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哥尹突然病死在路上。
[img]417738[/img]
在一个普通的家里,一个兄弟去世了,当一个兄弟一定会心痛。但在皇帝的家里,一个同龄人的兄弟去世了,兄弟们不偷乐趣是好的。这让康熙宣传仁孝治理世界,尤其是尹仁,面对这样的变化,看不到一丝悲伤。康熙对尹仁的冷漠行为非常不满,顺便说一句,他责骂了所有随行的兄弟。
服了40多年皇帝预备役的皇太子,越小心,越无底。他总想知道康熙在想什么,以后会怎么做。于是他用了最愚蠢的方法——夜幕降临后,去康熙皇帝的宿舍外窥视康熙!
这是对隐私的侵犯,普通人无法忍受,更不用说皇帝了。所以回到北京后,康熙解雇了皇太子尹仁。
可以说,康熙通过这次旅行发生了什么,发泄了对尹仁的所有不满。否则,康熙怎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呢?俗话说,冻三尺不是一天建成的,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康熙并不是那种看到大臣斗争就不知所措的懦夫。相反,他认为这种斗争可以帮助他平衡朝鲜大臣的力量,有利于他的统治。但平衡是一种极端的追求,但很难实现。
[img]417739[/img]
当时,朝鲜的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斗争已经达到了康熙无法坐视的程度。索额图是皇太子的叔叔,明珠是皇长子的叔叔。当然,这两个人的斗争不仅是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是帝国王位的斗争。因此,在康熙27年,康熙放弃了明珠的官员,分化和瓦解了皇长子党,消除了皇太子的潜在隐患。
其实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康熙对皇太子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也想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帮儿子扫清障碍。不幸的是,一旦党派之争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形成一个主导地位。康熙解决了尹稚的长子党,但随之而来的是王子党力量的壮大。
当时,索额图想帮助王子建立权威,稳定王子的地位,并努力为王子争取荣誉和地位。朝廷的一些部长也加入了王子的团队,以投资他们的未来。在康熙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只是一个尴尬的奸诈!
康熙42年(1703年),康熙给索额图定罪,交宗人府查处。在查处索额图时,康熙曾说:“如果我不先发,我会先发。”可见康熙是多么担心索额图和王子等人会逼宫甚至谋反。
[img]417740[/img]
王子的情商不是很高。康熙做了所有的索额图。他不诚实吗?因此,上面提到的“窥视门”出现了。结果,康熙非常生气,后果非常严重。清朝的第一位王子被废除了。
如果一个人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不得不说这个人真的不记得了。当人们对某件事特别执着时,他们很容易感到困惑。王子们就是这样,他的兄弟们也是这样。当王子们看到他们被抛弃时,他们认为是时候成为王子了。他愚蠢到认为康熙不会杀人,所以他不能放下“父亲的身份”,所以他主动申请康熙强奸——处决银行。
他也不想想,康熙为什么生尹仁的气,不是他对十八兄弟的冷漠吗?现在他跑去帮康熙杀了他的兄弟,康熙还能放手吗?直接移交刑事部门进行监督。不仅如此,几年前的巫术诅咒王子被揭露,几次犯罪并罚,让皇帝的长子在高墙上度过了他的余生。
过了一段时间,康熙的精神也消失了,想起了尹仁的各种好处。于是他召集了大臣,说他梦见了孝庄太后,太后很不高兴废太子。他还说,尹仁的病情明显好转。
大臣们认为,把尹仁的错误归咎于他的病,这表明皇帝仍然想重立尹仁为王子。康熙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所以他在1709年下令尹仁为皇太子。
[img]417741[/img]
可以合理地说,经过上次的教训,尹仁应该克制自己,取悦康熙老人的爱。但他仍然复发了自己的故态,重新组建了党和营私,一个全新的王子党又诞生了。随着王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攻击王子党。1712年,尹仁王子的王位再次被废除。
尹仁两次被废弃,早已失去康熙的信任。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尹仁悲惨地死在禁所,终年51岁。
事实上,许多人都有成功的条件——聪明的头脑、非凡的能力等等。但他们要么轻浮,要么肤浅,要么懒惰,无法抗拒生活中的孤独,回答那句话——焦虑不能吃热豆腐!
不能急着吃热豆腐!康熙为什么两次废太子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