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大部分都符合“分久必合,分久必分”的规律。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统一的时候,分裂的政权就像昙花一现。但不能说他们纯粹是捣乱,一点成就都没有。就像陈霸先一样,就是一个例子。
陈霸先是南北朝的开国皇帝。他从小家境贫寒,但一点也不影响他对军事的痴迷。他不仅广泛涉猎各种兵书,还看到刺枪使棒,梦想有一天杀敌报国。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img]406712[/img]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8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次年3月,他突破宫城,梁武帝饿死,王子肖刚成为侯景的傀儡。这时,梁朝岌岌可危。纵观梁氏家族,驻扎在广州的萧冈兵力雄厚。说他最有实力拯救世界是合理的,但他却一动不动,看着国家动荡。无奈之下,陈霸先投靠萧艺的账户。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陈霸先南征北战,与王僧辩论,胡僧佑,陆法等人,一起歼灭了侯景,杀死了这个灾国祸民的反贼。这本来是一件很受欢迎的事情,但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他和王僧发生了争执。他们吵得水火不容,最后互相残杀。
[img]406713[/img]
在讨伐侯景的过程中,有一次,王僧辩等西路军严重缺粮。陈霸先把大局放在第一位,迅速将50万块石头存入粮食中,拿出30万块石头,送给了西路军。这一举动瞬间在西路军队中赢得了威望。虽然王僧辩也很感激他的慷慨,但看到他的下属对陈霸先如此乐观,难免会不高兴。他们之间的差距从这个时候开始。
几年后,西魏突破江陵,梁元帝被杀。王僧辩、陈霸等人一度成为群龙无首。他与王僧辩解,决定将萧方智奉为梁王,继续萧氏政权。本来都定好了,没想到王僧辩第二年就成了北齐的走狗。陈霸先劝他无效。为了大局,他果断杀了王僧辩,继续支持萧方智。这是后来的梁敬帝。
[img]406714[/img]
令他惊讶的是,王僧辩论的下属直到死才放过他。据史料记载,陈灭亡后,王僧辩论的儿子王发聚集了他父亲以前的下属,挖掘了陈霸先的陵墓,砸碎了棺材,烧毁了火把尸体的头部。据说,即使他们有深深的仇恨,他们也会在这里生气,但王发没有。他仍然觉得这还不够。接下来,他所做的是让后代文人写下来。
他命令他的手下把骨灰收集起来,倒进池塘里,让所有的士兵都来喝骨灰。这对一个95岁的天子来说是多么的侮辱啊!到目前为止,陈霸先的陵墓已经被彻底摧毁,所谓的万安陵终究没能使他安全。
有多大的仇恨?皇帝杀了这个人,后人报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