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变化是很常见的。然而,大多数末代皇帝都受到羞辱和羞辱,不敢说话,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然而,历史上有许多有骨气的皇帝,他们不愿低头称臣,能在亡国之际,能做到遇事不乱,意志坚定,誓死不投降,以身殉国。在中国历史上,这样有骨气的皇帝并不多。他们不愿意成为俘虏傀儡,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他们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后唐末帝李从珂就是这样一个人。
[img]403316[/img]
李从可(公元885-936年),本姓王,小字23,母魏,镇州平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思源养子,唐末皇帝,历史上被称为唐末皇帝或唐末废皇帝。
李从可战斗勇敢,但治国无能。就位后,卢文纪等庸才被任命为阶段,导致国家事务日益恶化。在此期间,李从可与河东节使石敬堂的矛盾日益尖锐。李从可和石敬堂原本是李思远手下的将军。他们都很勇敢,彼此有竞争之心。李从可即位后,他越来越怀疑坐在晋阳的石敬堂。
[img]403317[/img]
清泰两年(935年),李从可派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兵驻扎在代州,牵制和监视石敬堂,并将石敬堂调为天平节度使,试图削弱石敬堂的兵权。石敬堂素有谋反之意,当然拒绝调任。因此,石敬堂叛变,同时他还上表指责李从可即位非法,应立即将王位交给徐王(明宗第四子)。李从可怒不可遏,撕毁奏表,砍掉官爵,同时派张敬达率兵数万次进攻晋阳,并命令各镇联合讨伐。石敬堂遣使向契丹求助,表示愿意割地称臣。9月,契丹主亲自率军5万增援石敬堂,但由于联军各有鬼胎,被团柏谷击败,伤亡1万余人。随后,石敬堂和契丹大军成功南下逼迫京师洛阳。
[img]403318[/img]
今年(清泰三年,即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李从可看到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传国玉玺、曹太后、刘皇后、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死。李从可死后没有头衔和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传国玉玺此时也消失了。
历史上最硬的皇帝 自焚而死一句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