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是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也是音乐文化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时期。唐代封建统一局面和统治者追求开明、广泛吸收各国文化的政策,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唐朝皇帝在政治上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其中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不仅在政治上表现突出,而且在音乐方面也值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音乐皇帝”。
[img]398288[/img]
一、唐玄宗与唐代音乐机构
教堂和梨园是唐代最重要的两个音乐机构。这两种结构主要为皇帝提供娱乐性的歌舞表演。它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前代的太常寺。它为皇帝崇拜新歌,极大地促进了俗乐的发展。
开元二年,唐玄宗创办了“梨园”,这是一家设立在禁园梨园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学习(教)法曲。玄宗非常重视梨园,一有机会就去梨园指挥乐人排练。值得称道的是,玄宗还在梨园法部设置了一个“小部音”。这种注重早期音乐技能训练的做法反映了统治者对唐代音乐发展的远见,这种音乐教育也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唐初的燕乐有“九部乐”和“十部乐”,坐部伎和立部伎是唐代宫廷燕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燕乐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从十部乐演变而来的。坐立部伎对后人影响深远。据说这种燕乐是唐玄宗改制的,这也是唐玄宗对宫廷音乐的巨大贡献。
二、唐玄宗在音乐方面的才华
擅长音乐表演
唐玄宗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长大,“性英断多艺,尤其懂音律”。他可以演奏各种乐器,如横笛、钢琴、拍板、羯鼓、琵琶等,其中最擅长表演羯鼓。这种乐器节奏快,演奏刺激,所以被唐玄宗称为八音领袖,其他乐器都比不上。羯鼓又称“两杖鼓”,最早在西域地区流行,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唐玄宗演奏摩羯鼓的技术非常精湛,演奏旁若无人,鼓点密集但不乱,节奏准确,表现力丰富。据说唐玄宗敲羯鼓只有四个柜子,可见玄宗对羯鼓有多着迷。唐玄宗也擅长演奏竹笛。有一天,他写了一首新歌,那天晚上用竹笛反复演奏。第二天,听到有人熟练地演奏了前几天获得的新歌,不禁大惊小怪,立刻叫来了演奏者。原来是当代著名的笛手李谟,听了唐玄宗的演奏后颇为喜爱,于是默默地写下来。这一记录表明,唐玄宗不仅能创作器乐,还能演奏出非常吸引人的竹笛。
[img]398289[/img]
唐代杨巨源的《吹笛记》记载:“上尝,坐在手指上下,按下腹部。退缩后,玄宗上朝时仍怀着玉笛构思作曲。”也就是说,唐玄宗上朝坐在龙椅上,不时用手指上下触摸腹部。原来他在怀里悄悄地放了一个玉笛。当他上朝时,他没有忘记探索玉笛来构思作曲。这似乎是一件荒谬而不寻常的事情,但它也反映了他对音乐的迷恋。
善于作曲
玄宗不仅擅长击羯鼓,擅长指挥乐队,还擅长作曲。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音乐,这些音乐与前代音乐大不相同。唐玄宗以前的音乐政治性很强,多为皇帝歌颂,如唐玄宗时的“秦王破阵乐”。这首歌旨在歌颂李世民在统一中国战争中的杰出军事才能和杰出成就。唐玄宗的音乐改变了前代的艺术风格。像许多音乐家一样,唐玄宗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表现为各种形式,或出现在梦中,或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爆发,或由于个人感情的积累而交织和凝聚。
玄宗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上,达到了情感与音乐的统一。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匆匆逃走,在路上感慨万千。他没有忘记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的生命左右拿着长笛,自制了一首歌,感动了人们。乐工记得他的谱。进入蜀国后,他把这首歌命名为“滴仙怨”。假如说这首歌是玄宗的忧愤之作,那么《雨林铃曲》就更是如此。明皇自己真实的感情经历触动了作曲的欲望,雨林铃曲包含了玄宗对贵妃的思念,寄托了离开贵妃后的悲伤和悲伤。所以张野狐演奏完这首歌后,左右为之感动,玄宗自己也不觉流鼻涕。忽视,封建皇帝作为一个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皇帝,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唐玄宗经常提倡和鼓励皇室贵族热爱音乐。在玄宗的倡导下,达官大臣崇拜他们,他们都善言善语。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基础上,形成了“六瑶水调家唱,白雪梅花到处吹”、“洛阳家学胡乐”是一种普遍热爱音乐的社会氛围。最高统治者的爱好对社会氛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他的直接影响和倡导下,唐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唐玄宗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无可争议的地位。
既能作曲又能演奏 没想到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个音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