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习惯,只有在楚国王年老时才确定继承人,大多数王子都是年轻的王子。然而,楚成王打破了这一常规,不仅导致了内乱,而且他自己也死得很惨。
[img]397129[/img]
楚成王在正年富力强的时候,喜欢儿子商臣,打算立他为王子。为此,他特意找到了令尹子上,想听听他的意见。子上明显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不同意。原因有四,一,楚成王还不老,不是立王子的时候。第二,商臣不是最小的王子。第三,楚成王有很多宠妻爱妾。如果有一天他喜欢其他儿子,想再立一个王子,楚国不会大乱吗?四、商臣的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老人说,这样的人一定是残忍的人。残忍的人不适合当太子。
[img]397130[/img]
虽然子上分析有理有据,但楚成王还是一点也没听进去,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立商臣做了太子。果然,被子上猜到了后来的结果。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又爱上了其他孩子,想废除商臣再立王子。商臣知道楚成王的想法还没有确定下来。如何确认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商臣去咨询他的老师潘崇。潘崇建议,可以通过楚成王的妹妹江米来听新闻,但是,要用一点小技巧。
听了老师的意见,商臣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设宴招待江米,故意不尊重江米。江米果然怒不可遏,气呼呼地说,你连尊老爱幼都不知道,难怪大王要杀了你,立王子为王子,真是情有可原啊。商臣立刻明白,原来的消息是真的,父王果然要另立王子。找到老师潘崇,心情沉重地告诉他结果。潘崇问商臣,如果不是太子,以后能以臣子的身份奉王子职吗?商臣摇摇头,非常坚决地否定了。逃到国外?商臣还是摇头。发动政变?商臣坚定地点点头。从那一刻起,商臣们开始准备谋反。一场内乱即将开始。今年10月,商臣率领军队包围王宫,困住了父亲楚成王。他强迫父亲自杀,为自己腾出座位。
楚成王被困在宫里,即将上断头台。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最后一顿饭给了他一个熊掌。商务部长笑了。他的父亲是一只老狐狸,非常狡猾。谁不知道做熊掌需要很长时间?这显然是在拖延时间,等待宫外的救援。当然,商务部长不同意,迫使他的父亲迅速结束。没有办法,楚成王不得不自杀。
[img]397131[/img]
商臣是楚国的国王,后来是楚穆王。一道菜没吃也加速了死亡的步伐,楚成王和他的儿子商臣,肚子里充满了常规啊!
春秋最冷血的人,父亲死前想吃菜,不给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