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45年(1566)2月的一天,只听到一声巨响,一个奏折被狠狠地摔倒在地。这个愤怒的人是正在批评奏折的嘉靖皇帝。我看到他怒目圆睁,青筋暴起,大声喊道:“赶紧抓他给我,别让他逃了!”
[img]396487[/img]
这时,一位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小合翼翼地捡起地上的奏章,发现当时的户主海瑞是上疏的人。于是他告诉皇帝,他想抓的人根本不想跑,连棺材都准备好了,等着皇帝死!皇帝一听,怒不可遏。这时,他反复读了几遍奏折,渐渐被海瑞的发自内心的话感动了。嘉靖皇帝认为海瑞的话是真的。
[img]396488[/img]
然而,作为皇帝,尊严仍然需要得到很好的维护,所以他仍然抓住了海瑞,并在打了100个董事会后关进了监狱。海瑞天生傲骨,他为官廉洁,刚正不阿,面对地方豪绅,达官贵人,他总是平淡无奇,从不溜须拍马。这种诚实坦率的个性,让他把嘉靖皇帝当成了批评的对象。海瑞那封让嘉靖怒发冲冠的奏折到底写了什么?事实证明,在奏折中,海瑞指出,在嘉靖40多年的统治下,民脂民膏被搜寻,土木大兴,让人不聊生,怨声载道。海瑞还指出,嘉靖皇帝的年号让老百姓当歌谣,他们都唱着“嘉靖人,家家户户都干净,家家户户都穷如洗”。这种无情的批评让嘉靖皇帝暴跳如雷。
[img]396489' />
嘉靖皇帝一生似乎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有修道成仙和改革礼仪。嘉靖皇帝迷信修仙,为了能长生不老,他虔诚地修炼。他每年要花20多万斤黄蜡,10多万斤白蜡,10万斤各种香。嘉靖皇帝相信那些精制仙药的鬼话。为了获得“先天真银”,他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全国各地开采银矿。据说仙药必须用这种银制成的银装才能有效。
[img]396490' />
修道还有一个相关的成本,就是要有修道的地方,要花钱修道所用的宫殿。为此,嘉靖皇帝先后修建了泰祥殿、高玄殿等宏伟建筑,花费了数百万银。工部官员刘魁曾誓死劝诫皇帝,希望他能清醒过来,不要做那些荒谬的事情,以免人民怨恨。可惜嘉靖执迷不悟,还给刘魁打了个板子。
从嘉靖九年(1530年)开始,嘉靖皇帝就绞尽脑汁为父亲进入寺庙。改革明朝郊庙礼物是策略之一。嘉靖希望通过这次改革,恢复周朝的“古代仪式”,把原来的天地祭祀变成天地祭祀,于是他花了很多钱在北京修建了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将原来的太庙从“同堂异室”改为“都宫制”,这是另一个昂贵的项目。
[img]396491[/img]
嘉靖十三年(1534年),嘉靖需要建太庙,国库紧张,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开始挪用太仓银70万2,太仆寺银50万2。这还没有结束,三年后,他又借了太仓银60万两建奉先殿等工程。嘉靖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这些国家的专项资金,太仓银供军国使用,太仆寺银专门用于购买和饲养军马。这些救国救民的银两,其实都是用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的。
[img]396492[/img]
明朝中期以来,朝廷一直面临着“南日北俘”的危局,军事形势紧张,每年光军费就要花费500万。然而,当时的太仓收人每年只有400万左右。财政赤字越来越大。此时,嘉靖开始实施一系列融资措施,增加浙江、南京周边府县田福银120万2,北方府县、广西、贵州田福银115万2,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国家出售国子监生资格,各学校生员考核不合格被辞退、降级的,也可以拿钱恢复原资格。犯罪官员可以用钱赎罪,买回原来的官职。这一系列措施可谓荒唐至极。
[img]396493' />
虽然他们在经济危机中度过了一段时间,但人们遭受了痛苦,他们在沉重的摇摆税中生存了下来。后来,嘉靖皇帝意识到这一点,明白捐款的各级官员在恢复官职后会从人民那里再次搜索损失的钱,导致官场腐败。虽然嘉靖皇帝认识到了事实,但嘉靖皇帝别无选择,只能让事情发展。
当海瑞直言不讳地写信时,嘉靖皇帝在今年年底死于危险。在他统治期间,直到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期间,政府承担的巨大财政危机才得到缓解。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连棺材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