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导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后移居官禄布村。道光在科举期间屡屡失败,于是吸收了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成立了拜神会,写了《原道救世歌》来教书,倡导建立古代“天下为公”的繁荣时期。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被称为天王。1853年,他以南京为首都,改名为天京。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
1814年1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出生在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出生在农家,读过村校,屡试不第。
1847年8月27日,洪秀全和冯云山共同制定了十条天条
洪秀全于1847年8月27日前往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制定了崇拜上帝的各种仪式和十条天条。
洪秀全于1847年8月27日前往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制定了各种拜神仪式和《十条天条》。冯云山是“拜神会”的创始人之一。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他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发展了数千名信徒。洪秀全的到来,加强了领导。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们共同建立了拜神会总机关,制定了《十条天条》:也就是崇拜上帝;不崇拜邪恶的神;不要妄题皇帝的名字;七天崇拜赞美皇帝的善良;孝顺父母;不杀人害人;不要通奸;不要偷窃抢劫;不要撒谎,不要贪婪。前四种是宗教信仰,后六种是《原道救世歌》中提到的六种不正之处。平时作为会众的生活守则,战时是军事纪律。与洪秀全的“三原”一样,《十条天条》成为组织和动员农民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
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1856年9月2日,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战争太平天国革命发生了“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9月2日,北王魏昌辉奉天王诏,杀东王杨秀清。洪秀全是崇拜上帝会的创始人,也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人。杨秀清不仅自金田起义以来,还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并利用代天父传闻的特殊地位分享了洪秀全在宗教上的最高发言权。定都天京后,一方面,洪秀全越来越强调皇帝的仪制,沉迷于宗教迷信,潜居深宫,忽视政府,使东王杨秀清的原始权力超越自己;另一方面,杨秀清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独自掌权,强迫洪秀全,欺负同事,建立自己的权力。事实上,洪秀全已经成了傀儡。因此,无论是宗教、政治、军事,太平天国都是名义上的领导人之餐,也是实际上的领导人。在创业初期,这种矛盾被全国对敌生存的共同愿望所掩盖。
1856年6月,太平军突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8月9日向荣死后,他的死讯很快就传到了天京。
不久之后,东王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上身”的东王对天王说:“你和东王都是我的儿子,东王有这么大的功劳,不仅仅是九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也应该是万岁。”“天父”又问“东子不止一千岁?”洪说:“东王既叫万岁,也叫万岁,一代又一代。”“天父”高兴地说:“我回天了。”
洪秀全
此时,北王魏昌辉要求天王杀死东王,但天王拒绝了。以西线紧急情况为由,东王将北王魏昌辉和翼王石达调到前线主管,只留下天王和东王留在天京。
陈承荣后来向天王告密,称东王有杀君篡位的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燕王铲除东王。9月4日,北王韦昌辉率3000名精兵赶回天京,当晚在城外与燕王秦日纲会合,陈承玉开门接应。凌晨,军队突袭东王府,东王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后来,北王以搜捕“东党”的名义杀死了异己。许多东王部属在弃武后被杀,平民也无法幸免,随后血洗南京,约2万人被屠杀。
十多天后,翼王石达来到天京,进城会见北王韦昌辉,责备滥杀事件,不欢而散,连夜匆匆逃离城外。北王未能抓住翼王,杀死其家属和王府部属。翼王从安庆起兵讨伐北王,要求天王杀北王感谢世界。此时,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翼王。北王在紧急情况下攻打天王府,但最终输给了忠于天王的士兵和东王余中。最后,北王魏昌辉于11月2日被杀。他的首级被函送到安徽石达营验收。秦日刚和陈成荣很快就被处决了,天京事件结束了。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死于天京
1864年在天京去世,他死后不久太平天国灭亡。洪秀全带领一名农村学校教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4月27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去世,清军在城市陷阱后摧毁了他的尸体。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与【天京变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