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中国德高望重的才子,本以为会进八宝山,却埋在山沟里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最具争议的作家。我不想混合太多的个人情绪。只陈述客观事实。郭沫若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用奇才来形容他并不过分。他对历史学、考古学、古代文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个人道德方面,郭沫若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现在对郭沫若的评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不应该抓住他的污点,郭沫若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贡献和文学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不应该过分批评郭沫若;另一种是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个人道德不应该那么难以忍受,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尊重。

[img]395629' />

那郭沫若到底做了什么?让无数人讨厌他,连鲁迅都说他是“才子加流氓”?

郭沫若最受诟病的是他的民族气节。因此,网上有人经常用“铁骨铮铮郭沫若”来调侃。郭沫若这辈子真的很会发炎。有人说他是软骨头,也可能胆小。郭沫若这辈子经常改变自己的立场。比如汪伪政府强大的时候,郭沫若就依附汪伪政府,于是写文章贬低蒋介石。

然而,郭沫若并不擅长判断总体趋势。国民政府和王伪政府后来和好了。郭沫若害怕被迫害,起身逃往日本。他在日本住了十多年。在那里,他遇到了第二任妻子郭安娜。事实上,郭沫若在郭安娜之前有一个妻子。她是一位名叫张琼华的传统中国女性,但郭沫若非常无情。她刚结婚五天就放弃了原来的搭档,这种抛弃让张琼华一个人呆了68年。

在日本的十多年里,郭沫若和郭安娜结婚生子。安娜为他生了四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她过着美好的生活。安娜为郭沫若放弃了很多。她以为自己过着如此幸福的生活。然而,有一天,郭沫若突然消失了,没有通知安娜或朋友。安娜认为他已经伤心很长时间了,经过多次询问,她知道他已经回家了。

[img]395630[/img]

安娜以为丈夫有急事,就给郭沫若写信,写了几十封信,但郭沫若没有回复,@ 安娜带着六个孩子去了中国。结果,她得知郭沫若嫁给了第三任妻子于立群。安娜独自抚养孩子。郭沫若自始至终只去看安娜好几次。她不在乎。在他眼里,十多年的感情一文不值。

说到于立群,其实她是于立晨的妹妹,而于立晨曾经是郭沫若的情人,对于立晨郭沫若也很不负责任,他无情地抛弃了她,结果导致于立晨自杀殉情,最可笑的是郭沫若还娶了曾经情人的妹妹,这也是很多人对郭沫若不满的原因。

郭沫若从日本回来后,他又开始称赞蒋。不久,他又开始攻击蒋。在国家立场和个人友谊方面也是如此。鲁迅说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不是无缘无故说的。其实郭沫若早年和鲁迅私交很好,但是郭沫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攻击鲁迅,语言很恶毒。郭沫若先输了,鲁迅就这么讽刺他。

@ 郭沫若还主张挖掘定陵。当时,由于保存技术跟不上,定陵大量文物遭到破坏,损失惨重。幸运的是,长陵的结构相对坚固,否则长陵也将遭到破坏。郭沫若无法逃脱挖掘皇陵的责任。

[img]395631[/img]

然而,郭沫若有一件事值得钦佩。他死前主动要求不要进入八宝山,而是要把骨灰埋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虎头山。这是郭沫若下乡锻炼的地方。当时,他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死后选择把这个地方当作埋骨的地方。现在他的墓地其实很荒凉,在偏远的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纵观郭沫若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人性是多么的复杂。仅仅评价好坏的生活太肤浅了,但我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秤。


中国德高望重的才子,本以为会进八宝山,却埋在山沟里中国德高望重的才子,本以为会进八宝山,却埋在山沟里


  • 为什么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被提名为四大国家之一?
  •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中英美在埃及开罗召开罗会议,讨论反击日本的战略和战后国际形势的安排。 [img]686132[/img] 在这次会...

  • 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好的运输机全靠这台运输机营救了这位大人物
  •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但他们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而且没有任何知名度。武器装备也是如此。说到第二次世...

  • 日军有一致命的缺点,切断了抗日士兵长城浴血抗日战争的成果
  • 《塘沽协定》的签署,标志着长城抗日战争的最终失败。长城抗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继续对日本实行妥协政策。日军进...

  • 民国时期的七个冷知识点 当时的国家足球队是亚洲第一
  • 民国时期有五个时区! 时区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时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但在中华民国,我国有五个时区:长白时区、...

  • 如果你不死,你就不会死。盘点古今中外九大名人,蒋委员长也中枪。
  • 用实际行动练习死亡-卡尔达诺 [img]706415' /> 卡尔达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数学家。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先说他的成就:...

  • 广田弘毅广田三原则的实质是什么? 简介广田三原则
  • 广田弘毅的态度是在维护既得利益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侵华利益,这显然反映在他会见中国驻日本大使蒋作宾时的谈话中。他说:“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