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皇后赫舍里,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至1674年6月6日),康熙皇帝的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侍卫大臣加布拉的女儿,索额图的侄女,妹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结婚,11岁。康熙八年生子承虎,康熙十一年二月死于承虎,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出生时,因难产去世,年仅21岁。
在他们一起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让康熙皇帝无忧无虑,能够集中精力管理国政,顺利度过了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为今后建立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清史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img]395277[/img]
玄烨早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孝庄考虑到朝政的需要。当时辅臣辅政四年,政局普遍稳定,但缺点和问题逐渐暴露。鳌拜的专权倾向明显,对皇权构成潜在威胁。皇帝的亲政是遏制鳌拜势力进一步发展的良策,但由于玄烨太年幼,孩子们无法实现。因此,孝庄采取了过渡步骤,让爱孙尽快结婚,这表明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没有发言权的孩子。
大婚当月,玄烨首次向太后、太后宫问安,同年十月初,又首次“幸南苑”。这两项几乎持续了他一生的活动在婚前就开始了,但它们的身份和行为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说玄烨曾经以幼孙子孙女的礼貌向祖母和母亲请安,以孩子们玩耍和练习武术的形式去南苑,那么他就是一个已经结婚的年轻皇帝,不能再因为年轻而被鄙视了。@ 玄烨在《清圣祖实录》中第一次向两宫请安,以及去南苑围猎,都是在他大婚后。
孝庄果断做出让孙子结婚的决定,为鳌拜等人的权力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玄烨可以更早地处理政府事务,在治国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如果玄烨的婚姻推迟,没有精心准备和积累力量,康熙将很难在八年内根除鳌拜集团。鳌拜集团存在时间越长,对清朝的危害越大,根除难度越大,将来会有无尽的麻烦。
大婚后,他们很快坠入爱河,感情绵绵,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特别是在康熙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家族为康熙稳定朝堂、支持康熙做出了巨大贡献。赫舍里的叔叔要求额图帮助康熙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赫舍里女王更受康熙的青睐。
此外,赫舍里皇后不同于其他女性。她一直支持丈夫,不嫉妒,不制造麻烦,非常慷慨,帮助康熙照顾后宫,不要让康熙担心后宫。
在祖母孝庄太后的指导下,康熙迅速顺利地度过了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他未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据说一个伟大的男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女人。康熙伟大皇帝的背后,除了祖母孝庄太后,也离不开皇后赫舍里的支持。
[img]395278[/img]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赫舍里皇后,康熙的“康乾盛世”绝对没有那么成功。
在后宫,皇后勤勤恳恳地孝敬养太后、太后,对待后宫的妃嫔们慷慨善良,善良使人心悦诚服。康熙皇帝也很喜欢他原来的妻子。从康熙四年到康熙十二年,每年12月17日是女王的生日(称为千秋节),宫殿将庆祝女王。康熙大婚后最初十年的行为离不开这位贤内助的相扶相知。康熙八年(1669年),赫舍里生下了王子承虎。今年是康熙皇帝特殊的一年。今年,他十五岁。在祖母和索尼家族的帮助下,康熙皇帝铲除了权臣鳌拜,这也是康熙皇帝第一次成为父亲。这种兴奋是无与伦比的。然而,这位王子在四岁时死亡,这对孝顺皇后和康熙皇帝,尤其是赫舍里皇帝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康熙十三年五月(1674年),皇后第二次分娩。昆宁宫再次传出婴儿的哭声。这个男孩是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康熙皇帝特意给他起了个小名叫“保成”,这意味着确保成功。当时,康熙皇帝正处于与三藩势力敌对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他不能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他将被视为不孝,孝顺仁特别希望生下一个男婴。
虽然他成功地生下了王子,但赫舍里在分娩后失去了知觉。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最终未能营救赫舍里。一个20岁的国家的母亲就这样死去了。对于他妻子的去世和康熙的悲痛,他给赫舍里起了一个“仁孝皇后”的头衔,并以最高的礼仪埋葬了陪伴他十年的妻子。
赫舍里死后,康熙皇帝每年都会在除夕来到妻子的陵墓陪伴她。康熙坚持这个习惯已经五年了,这表明康熙对赫舍里有着深深的爱。
大家都听说过康熙两个废王子复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胤仁是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赫舍里生了胤仁,死了。康熙不顾满人不立王子的习俗,立这个孩子当王子,把胤仁带到身边,亲自教。要知道康熙有35个儿子,只有胤仁在父亲身边长大。废王子的时候,康熙梦见自己的发妻,念着夫妻之情,又把胤仁复立为王子。
[img]395279' />
从康熙的这些例子中,不难体会到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的真挚感情。对于一个能合法拥有世界美的皇帝和男人来说,这不是真爱。赫舍里是康熙一生的爱。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内容,不妨关注野史上的“小女人”!第一时间送达更多历史奇闻异事。
晚清亡国第一罪人不是慈禧太后,而是他
石达开的儿子被凌迟判刑,太小,无法行刑。清政府下令:养大后,千刀万割。
阎应元:被遗忘的民族英雄,杀死满清三王十八将,130年后被乾隆授予死亡
21岁的香消玉去世,康熙一生爱着儿子,两废两立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