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是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哭六军俱赤,冲冠一怒为红颜” 说他和名妓陈圆圆的事,也是把他推向清朝的重要因素。
纵观他的一生,和清朝有很多纠葛。早年抗清,中年降清,晚年反清,他每次都很无奈,每次都很痛苦。
不幸的是,一代著名将军吴三桂在晚节没有得到保障,最后的战争——常胜将军对清圣祖康熙的起兵以悲剧的失败告终。
降清后,吴三桂为清朝南征北战,打下大片疆土,被封为驻云南。
[img]394879[/img]
康熙撤藩令到云南时,吴三桂要带着家人和官兵全部撤离云南,回到山海关外的锦州。
吴三桂心碎了,士兵们也心碎了。他们不得不发动这场战争。时代注定是你的选择!
“子屠龙”带你去看吴三桂的政治军事集团,你就会明白真相。
吴三桂:“反”还是“不反”?很痛苦!
他只有一个愿望:世守云南。他受不了大半辈子辛辛苦苦得到的荣耀和财富,突然被朝廷拿走了。他担心云贵的宫殿和土地。
此外,他与朝廷达成了协议,云南是他应得的报酬。朝廷要求他关闭,是撕毁双方的协议,是欺骗他。他怎么能愿意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平西国王呢。
亲信:又是“震惊”,又是“愤怒”
吴三桂身边的人跟随他多年,早就把自己的命运与自己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一荣一损。
他们要么和吴三桂有血缘关系(从弟弟吴三枚、侄子吴应期、四个女婿等)。),要么是亲密战友(将军吴、谋士刘、勇将马宝等。),要么是双方的孩子。
[img]394880[/img]
这些人大多在20-40岁之间,除了一些年龄较大的人。他们雄心勃勃,希望吴三桂能爬上人生的巅峰。如果回到海关,很多人只能经营田野,仕途黯淡。
一些高层:有“反清复明”的志向
在吴三桂的统治集团中,有些人有恢复汉族国家的雄心壮志。例如,胡国柱私下联系了马宝、张国柱、李本琛、夏国相、方光琛等,“时间是为了恢复祖国(指明朝)”。
这些人经常在与吴三桂的交往中慢慢渗透和影响他的思想,以抗拒他。朝廷撤军的命令无疑动摇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反清倾向更强烈。
基层士兵:“藩下数十万家口无忧无虑”
吴三桂主要由辽东人、内地人、西南人三部分组成。
1、辽东人:跟随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关宁人,30年后,不时死亡、死亡,年老、残疾、严重损失,人不多。那些随军出来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适应了南方的生活,对遥远的家乡的记忆非常模糊。
[img]394881' />
2、大陆人:吴三桂曾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作战,收编了大量农民军残部,这些人对迁徙到关外没有热情。
3、西南人:他们是吴三桂收编的张献忠的余部,或者是四川、云贵招募的土著人。他们是南方人,最反对去关外。辽东曾经是囚犯的发遣地,就像被贬守边一样。
我们都说“安土重迁”,在云南安定下来的吴三桂和他的士兵们,对搬到辽东遥远寒冷毫无准备。
康熙撤藩令就像一波冲击波,彻底粉碎了他们顺从的心。撤藩时不时是一场灾难!
很快,云贵地区的人们开始穿满衣服,换上汉装,重新蓄发。吴三桂与清朝彻底决裂,即将起兵反清。
吴三桂为家而战,与其去辽东,不如反戈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