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轼的人生波澜起伏,一直在被贬与赴任之间奔波。我们先来看看苏轼一生经历了几代皇帝。
[img]394252[/img]
苏轼(1037年1月8日至1101年8月24日)
宋仁宗(1022-1063年)、
宋英宗(1063-1067年)、
宋神宗(1067-1085年)、
宋哲宗(1085-1100年)、
宋徽宗(1100-1125年)。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看上面的数据就知道苏轼的人生波折适合历史背景难以分割,但今天就不谈这些皇帝了,我们来谈谈影响苏轼人生的三朝太后。
[img]394253' />
宋仁宗有三位皇后:第一位郭皇后是“安排婚姻”。当皇后死后时,他找到了一个理由废除皇后。第三位是深受爱戴的张贵妃。不幸的是,她早逝,在仁宗的思念下被封为皇后;真正陪伴他大部分皇帝生涯的是第二位皇后曹。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然而,这次皇权交接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顺利。英宗赵曙在紧张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的政局顺利过渡。一个是总理韩琦;另一个是刚升为太后的曹。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璧等著名大臣因反对变法被贬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因诗中不满改革的句子被判罪。
现在是冬天。临终前,曹皇后把宋神宗叫到病床前:“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了两兄弟苏轼和苏哲。他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两位首相。”现在苏轼入狱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敌人的伤?即使他的诗不合适,也只是一个小错误,不会伤害朝廷的正义和平。”苏轼得以保存。
[img]394254' />
宋英宗皇后,又称宣仁圣烈高皇后(1032-1093),庆历七年(1047)结婚。1085年,高后儿子宋神宗病危,哲宗即位,尊为太后;
哲宗9岁,因其年幼,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幕听政。54岁的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幕听政。
她要求司马光复位,立即扭转政局。王安石的所有变化都停止了,苏轼的变化也迅速提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八个月里,他的官位上升了三次,从七到六,跳到四,最后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
[img]394255' />
向皇后(1046年―1101年),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宋神宗赵旭皇后。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亡,赵旭即位,为宋哲宗。尊重皇后为皇太后。
此时,苏轼正在流放。摄政后,苏轼等人被释放。元佑党的所有人都被赦免和提拔。当时,苏东坡年纪大了,被流放到海南。如果不是这次赦免东坡先生,恐怕他会死在流放的路上。
这些太后都给了苏东坡好运。他们就像苏东坡的保护神。有时候东坡很幸运。没有他们,东坡大部分都在被贬的路上。我们的伟大作家苏轼一生都在波浪中度过。
一生中与苏轼纠缠的三位太后,简直就是苏轼的幸运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