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马帝国从世界地图上消失后,但作为罗马文明的延续者,东罗马帝国仍然矗立在欧洲东部和亚洲西部,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然而,在历史学家看来,东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它们被认为是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时期。最重要的过渡期是查士丁尼大帝统治的38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再征服”时期。他希望重新夺回西罗马帝国的领土。拜占庭名将贝利萨留帮助查士丁尼执行这一神圣使命。
贝利萨留是色雷斯人,也是著名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的故乡。因为色雷斯位于多个国家的交界处,所以在混战的中世纪,它大部分时间都成了战场,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查士丁尼首先对萨珊王朝(即波斯)发动了一场战争。公元530年,他在一场决定性的“德拉战役”中击败了波斯,斩首了8000多人。但查士丁尼并不满意,他的真正目标是“回到家乡”,夺回被蛮族占领的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为避免两线作战,他与波斯签署了停战协议,准备对付北非王达尔·阿兰王国。
[img]393186' />
王达尔·阿兰王国与拜占庭帝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曾经是一个地中海大国,在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三名皇室成员。后来拜占庭皇帝列奥一世(457-474年在位)用钱赎回了几个俘虏。然而,一位公主已经和王达尔·阿兰王国的王子订婚,不想回去。他们的孩子是王达尔·阿兰王国的第五任国王希尔德里克。他即位后,依附于拜占庭。希尔德里克是一个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打杀。结果,他在皇室政变中被赶下了舞台。囚犯被关进监狱。他的表弟盖利默继承了国王。
盖利默当然不从查士丁尼要求恢复希尔德里克的王权,所以战斗就这样开始了。533年,贝利萨留率军攻入汪达尔.阿兰王国,盖利默立即处死希尔德里克,以绝后患。让我们先了解一点常识。欧洲皇帝打仗的时候,都喜欢御驾亲征。这不是他们喜欢的,而是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你不亲征,大臣们不干。这样,国力强的时候亲征还可以,国力弱的时候亲征无疑是死亡,国王成为俘虏也很常见。例如,曾经有一位名叫瓦莱里安的罗马皇帝在亲征时惨败,军队被歼灭,他自己也被敌人俘虏,结局惨不忍睹。据说波斯的国王沙普尔一世在上马的时候把他当作凳子来取乐。想尽办法羞辱之后,让人把融化的金水倒进喉咙里,把他的皮剥下来,填上稻草,然后作为战利品保存在礼堂里。
[img]393187[/img]
这一次,盖利默也选择了御驾亲征。公元533年9月15日,双方在迦太基以南展开决战。起初,汪达尔·阿兰军占了上风。盖利默立刻津津有味地看着。不停地欢呼。突然,他发现侄子被拜占庭士兵一枪杀死,尸体被践踏在脚下,很可怕,所以他受到了打击,跑了。士兵们看到国王跑了,哪里还愿意傻乎乎地工作,于是也四散逃跑,阵线瞬间瓦解。拜占庭军紧追不放,盖利默被活捉,成为俘虏,王达尔.阿兰王国灭亡。在贝利萨回到君士坦丁堡的那天,皇帝为他举行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仪式,盖利默像猪一样被推进了君士坦丁堡。那一天,君士坦丁堡万人空巷,市民们纷纷出来看英雄贝利萨留下的风采。
[img]393188[/img]
但是他的处境和岳飞差不多,皇帝对他不放心。562年,军队冲进贝利萨留下的房子,没收了他所有的财产。他自己也被判“参与谋反腐败”。晚年,贝利萨被弄瞎了眼睛,被迫在街上乞讨。565年3月13日,一代名将在贫困中死于君士坦丁堡。
这个人曾经俘获过敌方皇帝,被称为一代名将,但他的老眼睛都瞎了,在街上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