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在清朝中后期,我们似乎知道的著名大臣并不多。然而,在道光年间,一位名叫李玉梅的大臣在治理河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人民和皇帝的高度赞扬。后人甚至把李玉梅崇拜为“河神”。
[img]390989[/img]
清朝时期,黄河沿岸的河流泛滥,尤其是河南山东流域,经常发生决堤事件,周边居民可谓苦不堪言。
[img]390990' />
为彻底治理黄河险情,道光皇帝派李玉梅担任河南省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李玉梅不负众望,通过挖支流、用砖筑牢堤坝,成功化解了黄河险情。
[img]390991' />
栗玉梅修建的这些堤坝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时期,黄河在开封还设有砖厂,专门烧制河砖,以弥补石材的不足。
不幸的是,李玉梅在治理河流仅五年后就去世了。为了纪念他,当地人修建了寺庙,每次遇到水灾,他们都去祭祀;为了表彰他的成就,道光皇帝亲自为他写了一篇祭文,并给了他太子保护(正品)。当时著名的民族英雄、广东和广东的总督林则徐也为他写了墓志铭。
[img]390992[/img]
如今,栗玉美陵墓仍位于山西省浑源市东北角,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清朝著名大臣被崇拜为[河神],死后皇帝亲自为他写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