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元璋决心杀功臣,但不杀汤和,为什么?

古人常说“陪君如虎”,说明臣子陪皇帝的危险。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他们的头就会动。尤其是陪伴开国皇帝的时候,虽然这些开国英雄和皇帝有过去的爱,但一旦统一了世界,这些过去的爱往往成为皇帝怀疑他们不忠的借口。

在西汉和明朝,皇帝屠杀开国英雄是很常见的。刘邦和朱元璋的背景相对较低。他们害怕那些帮助他们的开国英雄。但至少刘邦还是个亭长。然而,朱元璋的祖先八代都是农民。此外,朱元璋本人更加多疑。明初杀害开国英雄的情况比西汉严重得多。

朱元璋一个人打不过明朝这么大的江山。在朱元璋努力创业的岁月里,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蓝玉等一大批干部的大力帮助下,朱元璋终于建立了明朝的世界。然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蓝玉等开国英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工作。在享受荣耀和财富之前,他们成了朱元璋集权之路上的鬼魂。

[img]390912[/img]

洪武13年(1380年),明朝发生了一起著名的“胡卫庸案”,其中包括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共杀害了3万多人。有一段时间,朝中的大臣们很害怕,但他们不敢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出来。当时,王子朱标注意到了大臣们的担忧,于是对朱元璋说:“父亲,世界刚刚平静下来,一下子杀死了这么多英雄。恐怕这会引起大臣们的恐惧和焦虑,甚至大臣们之间的相互猜疑。此外,这也不利于君臣间的和谐。””

朱元璋听到王子朱彪的话后非常生气。于是命令人们在王子朱彪面前拿一根长满刺的木棍,王子朱彪用手拿起。朱彪犹豫了一会儿,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于是朱彪对朱元璋分析道:“父亲和皇帝,这根木棍的刺太多了。儿子和部长害怕绑在他们的手上。”。

正是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儿子朱标天生软弱善良,怕自己以后无法镇压那些立下突出功绩的开国英雄。于是朱元璋开始大肆屠杀开国英雄,尤其是王子朱标死后,将来继承王位的太孙朱允文比父亲软弱,而且他还年轻,所以他更坚定了朱元璋杀英雄的决心。

[img]390913' />

后来,“蓝玉案”发生在洪武26年(1393年)。蓝玉案中,一公、十三侯、二叔因牵连被杀的人多达1500多人。经过“胡唯庸案”和“蓝玉案”两次大清洗,明朝开国功臣基本上已被杀。但是有一位开国功臣,地位很高,战功显赫,却能逃过两次大清洗,活下来,他就是汤和。那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汤和呢?

原因有三:

1、参加郭子兴红巾军的朱元璋之会,是童年伙伴汤和的极力邀请,否则朱元璋将在皇觉寺当和尚;

2、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成为唐河的直接下属。虽然朱元璋后来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战略成为了义军的首领,但唐河并没有嫉妒。相反,当人们不服从朱元璋时,他是第一个主动服从朱元璋命令的人;

3、洪武二十年来,唐和看到朱元璋有杀功臣的想法,唐和主动高老归乡。而且,唐和告老归乡后,再也不理会国家大事,很少联系中大臣。

正是汤和低调,贪图权力,主动选择高老归乡。此外,他与朱元璋的关系,作为开国英雄,汤和不仅可以安度晚年,还得到了朱元璋的优待。当时,朱元璋还命令人们在中都凤阳为汤和建立政府,供汤和养老。


朱元璋决心杀功臣,但不杀汤和,为什么?朱元璋决心杀功臣,但不杀汤和,为什么?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