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冷兵器盛行的时代,一件好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也可以在危险的时候拯救你的生命。
剑乃器中的皇帝,古语有云:“剑锋来自磨砺”。一把好的剑离不开优秀的铸剑师。们来看看中国古代著名的铸剑师。
[img]390463' />
1、欧冶子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左右),春秋末至战国初期的越南人,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龙泉剑的创始人。据说是生活在古瓯江流域的闽族工匠。
福州古称冶城,市北部的冶山和欧冶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此外,福建北部的湛卢山和浙江龙泉七星井都有欧冶子铸剑的遗迹。
[img]390464' />
欧冶子诞生时,是东周列国之争。首先,吴国突破楚国,然后吴越吞并了长江以南的45个国家。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从母亲和叔叔那里学到了冶金技术,并开始冶炼青铜剑、锄头、斧头和其他生产工具。
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区别在于冶炼铸造了第一把铁剑“七星龙源”,简称龙源剑。唐代因为避开了高祖李渊忌,把“渊”字改成了“泉”字,叫“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例。
[img]390465[/img]
2、干将
干将(gān jiāng)它是春秋末期著名的铸剑师,传说是吴国人,与欧冶子同师,善于铸造武器,曾为吴王合鹿作剑。妻子是莫邪。
《吴越春秋合鹿内传》记载:合鹿要求将军铸造两把名剑,将军和吴人也。和欧冶子一起,他们都可以当剑。越来越多的人来献三个,合鹿得到了宝藏,所以剑匠被用作两个:一个是将军,另一个是莫邪。莫邪,将军的妻子。将军做剑,采五山铁精,六合金英,等天伺地,阴阳同光,天气下降,金铁精不销沦流。所以将军不知道为什么。
[img]390466[/img]
莫邪说:“儿子以善为剑,闻王,使子作剑。三月份不成功,有意吗?”干将说:“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原因。”莫邪说:“夫神之化,必须由人组成。今天,夫子作剑,得不到别人,然后就成功了。”干将说:“以前我师作冶,金铁之类的不卖。夫妻俩都进了冶炉,然后就成了成品。到了后世,即山作冶,麻服,然后敢于在山上铸金。的剑不会改变。它是什么?”
莫邪说:“师知炼身成物,我为什么难?”于是,将军的妻子断发剪爪,扔进炉子里,让300个孩子和男孩鼓起炭头,金铁互相帮助,于是成了一把剑,阳说将军,阴说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
3、徐夫人
徐夫人,战国时期的赵人,铸剑大师,以藏锋利的匕首而闻名。荆轲刺秦王用的匕首来自徐夫人。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传记》也载有此事。
[img]390467[/img]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是个大男子汉。《荆轲刺秦王》故事见《战国策·燕策三》,也见《史记·刺客传》:“于是太子(燕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人徐夫人的匕首,拿了一百块金子,用药淬灭,试人,血淋淋,人都立死了。”司马贞索隐:“徐,姓;夫人,名字。男人也是。”荆轲用徐夫人的匕首刺秦王。
[img]390468[/img]
4、张鸦九
唐代著名铸剑大师张鸦九(中国古今兵械图考)中,鸦九剑排名第14位。唐代铸剑师张鸦九制作的剑。唐白居易的诗《鸦九剑》:“欧治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天与日之神借功。”
5、烛庸子
[img]390469[/img]
《吕氏春秋》烛庸子•疑似:“让人迷茫的人,患剑的人就像吴干。”可见,即使是相剑术士,看似名剑的普通铜剑也很头疼。要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能够识别优缺点。所以相剑术是以铸剑术为基础的。淮南子•《泛论训》记载:薛烛庸子,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
这意味着齐国薛邑有一个蜡烛庸子。只要他看到剑上的指甲盖在原来的一块,他就能分辨出剑是利是钝。蜡烛庸子似乎擅长相剑,因此而闻名。
6、陶弘景
[img]390470[/img]
陶宏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莫陵(今江苏南京)人,华阳隐居(自称华阳隐居)。著名的医学家、炼丹师和作家被称为“山中宰相”。
然而,他仍然是一名铸剑师。陶宏景的《剑记》载道:“武丁在位59年,元年下午铸剑,长三尺。他被称为‘照胆’和古代篆书。”他曾为梁王铸造13把剑。
历史上最好的六位铸剑大师之一几乎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