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和王阳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从历史地位来看,如果王阳明是一颗耀眼的彗星,那么唐伯虎只能被视为一只在花草之间徘徊的冷萤火虫。但后代谈论更多的浪漫天才唐伯虎,但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王阳明。俗话说:古代圣人孤独,只有饮酒者留下他们的名字。
王阳明出生于1472年,比唐伯虎小两岁,来自浙江余姚。唐伯虎来自江苏苏州。他们年轻时都很有才华,唐伯虎更被称为“神童”。然而,两位江南人才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时候生活已经设计好了:科举,进入仕途。唐伯虎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才华横溢,16岁时获得中府第一名,这在苏州城引起了轰动。29岁参加乡考,再次获得第一名。从那以后,他被称为“唐解元”。
1499年,28岁的王阳明在两次科学考试失败后,第三次进入北京参加会议。他打得很好,在名单上很有名。他获得了第七名,并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同年参加会议的唐伯虎参加了“泄露案件”,并被困在科场监狱里。
考生进京赶考,通过各种关系认识考官,是当年的潜规则,但唐伯虎和与他同行的徐静却被举报。为什么被举报?这两个人太张扬了,好像摆出了这次大考的派头。他们有才华,有名气,但不懂低调,最后被抓住了。
这就是唐伯虎此后郁郁寡欢的关键原因:交友不慎,为人轻浮。
[img]389579' />
王阳明开始官职生涯时,科场大案的处理结果也下降了:徐经、唐伯虎均被开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官使用。
与唐伯虎相比,科场春风骄傲的王阳明立即遭遇了更可怕的挫折。当时,权力充沛的大太监刘瑾大肆逮捕了反对他的大臣。当时,正六品兵部主任王阳明受不了。上疏要求释放这些诚实的官员。然而,这封举报信落在了刘瑾手中。刘瑾很生气,假传圣旨。结果,王阳明被指控40根棍子,并被降级到贵州龙场担任驿城。
王阳明拖着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体,在去贵州的路上,又遇到了刘瑾派来的杀手。王阳明假装跳水自杀,终于逃脱了一场灾难。
唐伯虎的表现与王阳明完全不同,也遭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唐伯虎有一颗骄傲的心。他坚决不做县政府的小官员。唐伯虎回家后,夫妻反目成仇,消极颓废。他们建造了一个“桃花坞”来娱乐自己。从那时起,他们开始玩世不恭和游戏生活。
王阳明有一颗坚强的心。既然他被贬到贵州,那就去吧。他逃离刺客,追赶刺客。后来,他在舟山遇到了台风,差点死在海上,但他还是上任了。当时,贵州龙场“群山丛薄,苗木、僚主义”,封闭落后。他根据习俗教导当地人开化,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他扎根了。
让后人感慨的是,王阳明性格的执着与他非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完美结合。在他成为一代大儒之前,学者们非常重视宋儒朱的作品,朱强调“格物致知”,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有理”。十几岁时,王阳明对此进行了实践。有一次,他决定穷竹之理,他守在竹林里,“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也没发现,反而病得很重。从此,王阳明怀疑“格物”理论。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同时,在江南温柔的乡村,唐伯虎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酗酒、妓女、卖画为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人耕田。闲着写一幅青山卖,不让人间造业钱。”这生动地展现了他此时闲云野鹤的心态。
在去贵州的路上,王阳明还写了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为什么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3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这一切都像天空中的浮云。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划船3万英里。那种快乐的感觉和我开着锡杖,乘着天风,从山顶疾驰而下的感觉是一样的。
[img]389580[/img]
一天晚上,在贵州龙场,习惯夜夜冥想的王阳明突然意识到了“知道”的方式,高兴地跳了起来,唤醒了睡着的仆人,历史上被称为“龙场悟道”。
为什么是什么?最好注意你的心。王阳明“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以至于良心”。他曾对弟子说:“人们心中有一个圣人。他们只有自信,才能埋葬自己。”一颗坚强的心可以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直到他成为圣人。
在当时崇尚空谈的迷雾下,王阳明的理论就像黑暗中燃烧的火炬,散发出强烈的穿透力。
人生的大磨难,别人强加的羞辱,却成了王阳明成为圣贤的最后一道淬火工序。
王阳明从小学习骑射,精通兵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人可以文学和武术,但王阳明是文学和武术的最佳推动者。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的“心理学”强调人们的主观主动性。他还主动在事业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
王阳明在军事上最值得称赞的是,他花了几十天时间平息了宁王朱晨豪多年的叛乱。当时,王阳明以左都御史巡抚南赣,宁王叛乱,声势惊人,席卷。王阳明手中没有士兵,但他处于危险之中。一方面,他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政府和县的士兵,征收军粮,制造武器和船只。另一方面,他假装到江西到处传唤秦王,并在南昌张贴假号来迷惑朱晨浩。为了争取时间集结军队,他写了蜡书,让朱的伪相李士实和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却故意泄露给宁王。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朱辰豪进兵南京,但朱辰豪大疑,按兵不动。十多天后,秦王兵到了,朱晨豪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带兵攻打九江、南康,随后攻打安庆受挫,此时王阳明大军已经集结。朱晨豪的精锐兵力都去了安庆,留在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朱晨豪回兵救南昌。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并被俘。
这场战役显示了王阳明用兵的方式。他带兵打了很多仗,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历史评论:王阳明用兵诡异独断,被誉为“狡猾专兵”。当然,这源于他强烈的自信。
事实上,此时此刻,王阳明和唐伯虎的命运几乎交织在一起。宁王起事前,到处招人才,用大量资金招募唐伯虎。然而,尽管唐伯虎沉迷于葡萄酒,但他仍然是一个聪明人。在发现宁王的叛乱阴谋后,他假装疯狂,假装非常相似,甚至在街上裸奔。宁王一看到这个人浪费了,就放手了。因此,唐伯虎躲过了王阳明的雷击,挽救了他的生命。
今年,唐伯虎还不到50岁。他的心仍然很热,放浪只是在寻找机会之前的表现。
唐伯虎晚年穷困潦倒。54岁时,他临终前写下了一首绝诗:“如果你出生在阳光下,你会死在地狱里。阳光和地狱都差不多,只有漂流在异乡。”6年后的1529年,王阳明因病去世。他的遗言是:“这颗心是光明的,我能说什么呢!”
这是不同的生活。
世人只知道唐伯虎,却不知道闪亮的明星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