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你对哪个历史人物有最大的误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

魏徵。

大家对魏征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大概是:

(唐太宗)尝朝廷侍臣说:“丈夫以铜为镜,能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经常保护这三面镜子,以防自己过去。今天魏征去世了,然后一面镜子就死了!……”-《旧唐书·魏征传》

唐太宗和魏征可以说是历史上明朝圣贤的典型典范。如果你想在电视剧中扮演一个大臣,你必须举一个“唐太宗和魏征”的例子。大臣们必须以正义和慷慨的方式摆脱生死。我们可能会理解魏征的铁骨、忠诚和勇气。至于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有很多。

唐太宗原本在玩鸟(风筝),魏征突然进来了。太宗不得不把鸟捂在怀里。魏征禀告完后,鸟被太宗活活捂死。

还有唐太宗准备出去打猎,魏征又来了,问太宗:“你老出去玩?”太宗笑了,“不敢,怎么可能?我回去工作!”。

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让我们觉得魏征是一个忠诚的人,要么不怕死,要么不怕长命。

事实上,历史上的魏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害怕死亡,更不用说忠臣了。

魏征不怕死的原因

要说魏征不怕死,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什么都敢说,什么意见都敢提,敢脸红脖子粗地和唐太宗吵架。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征已经做了这项工作,吃了这碗饭,拿了这笔钱。

他是个劝官。

(唐太宗)即位,拜劝医生,封菊鹿县男。-《旧唐书·魏征传》

魏征的工作是给皇帝建议。如果唐太宗是圣人,或者魏征是懦夫,他基本上会被解雇。唐太宗作为一名提出建议的官员,整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太棒了。”唐太宗为什么要找他?直接组织一个拉拉队。但是如果换了别人,如果一个将军整天指着唐太宗的鼻子,唐太宗不杀他就叫鬼。

在哪里说什么?

魏征的直言不讳主要取决于他的工作性质。

另一个原因是他不忠,让他如此不怕死,敢于用最激烈的手段提出建议。

魏徵的不忠

[img]388314[/img]

要说历史上的忠臣真的不在魏征的头上。很多人都知道魏征原本是王子李建成的谋臣。玄武门后,李世民的本事是杀魏征。魏征慷慨激昂地杀了他。李世民突然醒来,把魏征带到了他的手下。从那以后,君臣们一起创造了贞观之治。

太宗称之为“如果你离开了我的兄弟,为什么?”郑说:“如果皇太子从郑说话,今天就不会有灾难了。”太宗素器被引用为詹事主本。-《旧唐书·魏征传》

其实太子建成已经是魏征的第五任老板了,也就是说唐太宗已经是第六个接手了。

魏征其实是隋朝最早的官员,在元宝藏下当书记员,第一任老板:元宝藏。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以李密为基础,召征使典书记——《旧唐书·魏征传》

当李密看到魏征帮元宝藏的信时,他觉得写信的人一定很强大。魏征自然地投身于李密的指挥下。一见如故,他怎么知道元宝藏是谁?立即向李密提出了十项政策。第二任老板:李密。

密每见宝藏之疏,并非不称善,既闻征所为,又迅使召之。-《旧唐书·魏征传》

然而,魏征没有时间在李密手下发光。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了。李密投降了李渊。魏征也觉得跟着李密没有前途,投降了。第三任老板:李渊。

而密败,征随密来降,到京师,久不见知。-《旧唐书·魏征传》

魏征在李渊手下,没有得到重视。他想取得一些成就。他自愿劝说徐世积,并努力劝说他成功。他还没回去领功。窦建德来了。魏征被抓住了。他害怕死亡。他又投降了。窦建德对他也很好,给了他一个官员。第四任老板:窦建德。

俄而建德悉众南下,攻占黎阳,获征,署为起居舍人。-《旧唐书·魏征传》

没多久窦建德就被李渊打败了,魏征怕死再看又是老熟人,继续投降吧!这一次,李渊把他送给了王子李建成。第五任老板:李建成。

隐太子闻名,引直洗马,很有礼貌。——《旧唐书·魏征传》

玄武门变更后,魏征第六任老板:唐太宗。

[img]388315' />

在儒家学术盛行、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这样一个多次投降、多次改变门庭的人,如果魏征没有那么直接地提出建议,这个人一定会在历史书上被骂。也许有一个投降次数最多的名单,魏征必须在名单上出名。魏征改变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就是取得成就。它也必须取得巨大的成就,以掩盖他在过去47年里所做的一切。

魏征花了16年时间,真的做到了。《旧唐书》的魏征传了9000字左右,用来描述魏征前47年的生活。六易的事件只有850字左右,他帮助唐太宗的事迹超过8200字,这让后人称赞了他的“一代名相”,唐太宗称赞了他的“以人为镜”。

另外,魏征挺黑的。唐太宗用他需要很大的勇气。魏征典型的“跟谁倒”,隋朝当官,隋朝去世;跟着李密,李密输了;跟着李渊,被李世民逼退;跟着窦建德,窦建德又被李渊打败了;跟着李建成,玄武门变了。

魏征,你上辈子真的没做什么亏心事吗?


你对哪个历史人物有最大的误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你对哪个历史人物有最大的误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 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魏徵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

  • 魏徵的贡献有哪些 魏徵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墓地在哪 魏徵的庙宇在哪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

  • 魏征生前备受宠爱,为什么李世民死后推倒了他的墓碑?
  • 你喜欢魏征的故事吗? 魏征以直言不讳、敢于劝诫而闻名。他是唐初著名的大臣,曾崇拜过宰相。“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历史为...

  • 一代名相直言:与皇帝共创[贞观之治]
  •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唐代政治家、思想家、作家、历史学家、唐太宗因直言不讳的建议,协助唐太宗共同创造“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