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唐人说话做事极其自信乐观,似乎能搞定大事。他们的血管里充满了热血和骄傲。
诗人们一个个“上马击疯胡,下马草军书”,平平淡淡地“宁为百夫长,胜为书生”。疯狂的时候不要把天子放在眼里,“自称臣是酒中仙”;粗暴起来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慈悲起来,还可以念叨“君不见,青海头,古白骨无人收”!温柔人性,也可以写“可怜无定的河边骨,依然是闺房里的梦里人”!
这种自信使他们的军事行动看起来不像真实的事情,而是像美国超级英雄漫画一样的神奇故事。例如,李静数千步骑兵可以攻击数千英里,摧毁东突厥,抓住别人的汗水;例如,王玄策独自一人,可以杀死国家抓住国王这么大的事情,例如,当唐朝的力量不好时,郭子怡是一个老人,一张脸可以吓唬联盟撤退。
这也是基于他们强大的国力、先进的科技、繁荣的文化、发达的经济和优秀的人口平均身体素质。李世民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很强大,军迪很弱,我有1000名徒兵,可以击中成千上万的胡骑。”这是一个压倒性的武力优势,他们很难不自信。
[img]384238[/img]
唐朝尚武,被称为“战斗民族”。开国的平阳昭公主是一名女流,自带军队,功勋卓著;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上瘾的事情就是亲自战斗,带头冲锋;中唐著名将军浑雨,12岁的毛孩子陷入杀敌之中;唐代文人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武勇腰上没有剑,手上没有血,没有“匹马城南挑战”,不配自称文化人。唐朝前半段有一个传统,叫做“出将入相”,不在边境领兵打仗,开疆拓土,很大一部分没有资格回朝当宰相。
唐代著名将军裴行俭是一位科举出身的纯文人,书法造诣很高。让我们来谈谈他的故事。
唐朝试图帮助波斯萨珊王朝复国,波斯被阿拉伯人摧毁,波斯末代王孙泥涅去长安城寻求天可汗庇护。
[img]384239[/img]
当时,天皇李志和天后武媚娘看到西域的突厥遗毒并不太高兴。这些鸟不安分,准备勾结吐蕃,袭击安西都保护政府。唐朝的第二位圣人召集官员侍郎裴行俭,让他护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回到家乡,清理西域那些不开眼的碎片。
[img]384240' />
随后,裴行俭一行来到安西,只带了1000名随从去约会西域各部酋长,声称要打猎。结果,当地1万多名年轻人大声跟随,浩浩荡荡地出发。与此同时,他们召见突厥可汗的阿斯那都支,阿斯那都不知所措,直接被俘。然后,阿斯那都支的傅契召唤西域各部酋长为他求情,然后一起赢了。另一个可汗李突厥在战后立即投降,被抓获。裴行节直接将这群老人押送长安国际军事法院审判。
[img]384241' />
裴行俭在沙漠中行军,用兵千里之外,击败突厥各部,威压西域,生擒各部酋长,让人觉得汗流浃背,谈笑风生。
然后施施然在碎叶城刻石记功,碎叶城在哪里?现在是吉尔吉斯斯坦。
这张票结束后,裴继续派人护送波斯小王子复国。然而,波斯的总体趋势已经消失。小王子泥涅师短暂复国后,他仍然失败了。20年后,他继续跑到长安城,被封为左武卫将军,安度晚年。
巨唐的巅峰时期就像美帝一样,经常帮助世界各国解决国际纠纷,甚至干涉内政。当然,巨唐的手法温和,德服人,没有美帝那么粗俗。
唐朝的强烈吸引力可以被称为文明灯塔。因此,东亚、中亚和西亚国家都有许多唐朝精神人士。唐朝想要采取一些国际行动,不需要像红海行动那样展望未来,而是派政府官员和正规军来解决问题。
有时候,你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自干唐无处不在。巨唐穿着云箭,成千上万的军队和马来相遇。如果政府官员说一句话,会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纵队”和“联合国军”来帮忙。
唐朝在中亚的影响有多大?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