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麒麟阁,谁是第一功?”这是杜甫专门写给哥舒翰的诗《给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的一首诗,暗示哥舒翰是当时的第一功臣。不仅如此,李白、高适等诗人在同一时期也有许多诗歌赞扬了哥舒翰,这显示了他们当时的声音。
[img]383584' />
哥舒翰是唐代玄宗时期著名的将领,突厥人,是唐代一个偏远部落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西突厥属于突骑施,歌舒以部落为姓。哥舒翰的祖先一直住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里,也是当时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哥舒翰的父亲哥舒道元曾担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他的母亲尉迟氏是于田(今新疆和田西南)王的公主。哥舒翰出生在新疆库车,关于他的生年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做一个粗略的推断,估计在7世纪末。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养成了哥舒翰为人英俊不羁、勇敢疏财、豪爽重诺的性格。因为好的饮酒,一直没有大的出息。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失去依赖的哥舒翰来到长安,在客房的三年里,由于整天无所事事,受到了长安尉的鄙视。受到自尊伤害的哥舒翰从此“怨然发怒折节,战剑之河西”。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曾在河西任赤水军使,他来到河西(今天的武威),投奔河西节度使王捶的帐下,开始参军。很快,哥舒翰的军事才能出现。天宝第一年(742年)12月,王锤率军攻占新城(今青海门源)后,交给哥舒翰负责防守和治理。这是哥舒翰第一次独立领导,因为他治军严厉,“三军都震慑”,从此名声逐渐上升。
[img]383585' />
据天宝五(746年)载,大唐名将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很快被发现并得到了王忠嗣的欣赏,很快就被提升为衙将。因为哥舒翰经常读《左氏春秋》《汉书》,懂得大义,又因为疏财重气,颇得士兵支持,随后被提拔为大斗军副使。当时,陇右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吐蕃的骚扰。在与吐蕃作战的过程中,由于哥舒翰的勇敢作战,特别是在艰苦的拔海战争中,他甚至打破了三支吐蕃军队,从那时起他就出名了。随后被朝廷任命为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使。
在守边的过程中,哥舒翰的才华也得到了唐玄宗的进一步赏识。天宝六年(747年)11月,王忠嗣因与吐蕃作战不力而被召回。唐玄宗急于拓展自己的领土,决定让哥舒翰取代王忠嗣。当月19日,唐玄宗正式命令哥舒翰为鸿璐卿,西平(今青海乐都)太守,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陇右节度使。此后,哥舒翰采取了一步一步的战略与吐蕃作战,率兵多次击败吐蕃,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六月,天宝八载((749年),哥舒翰率军突破了青海吐蕃的战略要地石堡城。
[img]383586[/img]
石堡城建在山上,地势极其危险,易守难攻。在过去的20年里,唐军屡攻不克。在此之前,几个节度都失败了,王忠思也罢免了官员。石堡城成了唐玄宗的心结。
这场军事胜利,虽然伤亡惨重,成本巨大,但哥舒翰迎来了人生辉煌的巅峰。随后,哥舒翰率兵一举收复了黄河九曲之地,将唐番两国的分界线向西推向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严重打击了吐蕃扩张的野心,稳定了桃河流域。
[img]383587[/img]
为纪念这位在保国卫边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将军,人们在临涛建立了哥舒翰纪功碑。有学者推证这块碑的碑文是唐玄宗书丹。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唐玄宗对哥舒翰的依赖,这种可能性是完全确立的。只是石碑被岁月的风霜侵蚀得斑驳不清,让我们很难欣赏皇帝亲自写的石碑的风格。然而,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它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img]383588' />
哥舒翰纪功碑
临涛古称狄道,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控制陇蜀的战略要地。历代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为了争夺临时挑选这一战略要地,冲突不断,因此这里是多民族消长融合的地区。到了唐代,松赞干布死后,吐蕃贵族为了掠夺人口和牲畜,不断寇边,临涛首当其冲,经常受到吐蕃的骚扰。哥舒翰天宝八年攻克吐蕃占领的石堡城后,这里逐渐安定下来。
天宝十二年(753年)五月,哥舒翰再次攻占吐蕃洪济城,在桃河流域大败吐蕃军。天宝十三年七月,哥舒翰在新收复的九首歌中设置了桃阳(今甘肃临潭西南)、浇河(今青海贵德境)二郡,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神策军驻扎在临挑。此时的哥舒翰身为陇右、河西两镇节度使,进封为西平郡王后不久又拜为太子太保,兼任御史大夫,官居正品,可谓红极一时。
这时产生了许多赞美诗。就连目空一切的李白也认为,汉代著名将军魏青无法与之相比。在《回答王十二寒夜独饮有怀》中,他曾开玩笑说王十二:“你不能向你的兄弟学习,你可以在青海之夜带刀。”杜甫在诗中称赞道:“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们在两个角落里取得了胜利。青海没有传箭,天山早挂弓。”由此可见,哥舒翰当时是一个焦点人物。
[img]383589' />
作为唐朝历史上杰出的英雄,哥舒翰在随后的《安史之乱》剧中扮演了悲剧性的角色。作为兵马副元帅,统兵20万守卫潼关,但被迫出关迎敌,遭遇大败,晚节失利,以悲剧告终,令人叹为观止。虽然他不能为唐朝而死,但在被叛军杀害后,唐廷仍然把他当作太尉,安静的武人。
这个人是大唐骁将声威赫赫,李白认为卫青比不上他,但晚节悲剧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