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末期最著名的文人庾康,崇尚老庄之学,倡导个人自由,诗词俱佳,精通音律,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关于季康的死,东晋历史学家干宝的《晋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季康和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吕迅和吕安关系很好。他的哥哥吕迅看到他的儿媳很漂亮,所以当他的哥哥不在家时,他故意喝醉了他的儿媳,然后强迫他强奸他。
[img]379044' />
事件发生后,吕安非常生气,想告诉他的兄弟。他最初告诉了季康,希望季康能有个主意。季康觉得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感到非常尴尬。经过思考,他告诉吕安,这毕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如果你向政府起诉,恐怕会损害你吕家的声誉,或者忘记它。吕安听从了季康的建议。
谁知道吕迅看到弟弟没有告诉自己,反而觉得自己有把柄在弟弟手里,以后怕对自己不好,就干脆去政府诬告弟弟吕安不孝。案件判决后,吕安被判处流放。得知后,季康先写了一封与吕迅的绝交书,谴责他卑鄙的行为,然后去政府为吕安申冤,愿意为他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季康和吕安都被关进了监狱。
[img]379045' />
由于季康的名声,他被关进监狱的消息立即震惊了整个魏国。北京有3000多名太平洋学生联合命令季康,希望让他出来,请他在太平洋学校教书。许多著名的英雄都要求和季康一起进监狱。他们希望这样拯救季康。
由于事情太大,曹魏政权的实际家庭成员司马昭感到震惊。当司马昭考虑如何处理季康时,当时司隶队长钟辉说:“季康是一站式睡眠。一旦它腾空起来,世界就会陷入混乱。以前没丘节俭混乱的时候,季康想出山帮助没丘节俭,后来被山涛拦住了。嵇康和吕安言行放荡,无视规章制度,煽动能力强。因此,你应该学会姜太公杀害华士,孔夫子杀害少正毛杀害季康和吕安。”
钟会是后来和邓艾平灭蜀汉的牛人。早年,他钦佩季康。他曾带着自己的《四本论》向季康求教。结果,他遇到了冷遇。这一次,当季康遇到困难时,他抓住机会掉进了井里。司马昭听了钟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令人们杀死季康和吕安。
季康被杀,虽然起源于一场家庭伦理悲剧,但其根源与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的斗争密切相关。
[img]379046' />
司马懿在《军师联盟》中的吴秀波版
虽然司马懿通过高平陵的变化控制了曹魏的政权,但曹魏集团的势力在当时的朝廷内外随处可见。因此,司马懿利用恐怖手段连根拔起曹爽的团伙。然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再接再厉。于嘉平六年来一直在密谋取消他的中文书记,让李峰和他的团伙一起把锅拿走,并废除了参与此事的皇帝曹芳。直到这时,司马集团才真正控制了中央政权。
在司马家族看来,控制中央政权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逐一消灭当地曹魏集团的势力。钟辉提到的吴丘节是第一个跳出来挑战司马集团的人。钟辉提到这一点只是指了季康的死穴。
[img]379047[/img]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爷三个
季康并不是一个真正能超越事物的人,他也是曹魏集团的一员。季氏家族本来出身贫寒,因为季康的父亲季昭和曹操是同乡,所以曹操提拔任他为督军粮台书侍御史。要知道,在三国乱世,战争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后勤粮草的供应极其重要。曹操把监督军粮的工作交给了季昭,可见他对老乡的信任。从那时起,季氏家族也从一个贫穷的家庭变成了一个士族阶层,所以曹魏集团对季康家族有一种恩典。此外,季康本人也是曹家的女婿,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因此,即使季康不是曹魏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也是一个接近曹魏集团的人。@ 季康在司马氏集团向曹魏集团挥舞屠刀时,选择归隐林泉,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据《晋纪》记载,无丘俭叛乱时,司马师亲自率领军队南征,朝廷空虚。季康曾计划在北方举兵叛乱,南北呼应,但最终被山涛拦住。因此,钟辉对季康的指控不是诬告。
[img]379048' />
《三国杀》中的无丘俭
由此可见,季康虽然下狱起源于一场家庭纠纷,但司马昭认为当地势力还没有接受,所以留住季康总是一场灾难,干脆杀了他。
季康临刑前,从容演奏了一首歌《广陵散》,叹了口气:广陵散于今绝。然后引颈杀人。40岁的一代名人死于屠刀之下。
为什么西晋名文人会被杀?原因是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