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幕听政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奇观。自战国、汉、唐、宋、清以来,有宣太后、赵太后、吕太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垂幕听政的皇太后。只有明朝近300年,没有垂幕听政。
由于朱元璋出台的一系列防止外戚干政的制度,明朝没有垂幕听政。然而,明朝有一位女王本可以光明正大地垂幕听政,但她果断地拒绝了。
拒绝听政的皇后姓张,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皇后原本是首都指挥使张琦的女儿。嫁给朱高炽为妃后,张琦因女儿贵被追封为彭城伯。
[img]378011[/img]
虽然朱高炽是明朝成祖朱迪的长子,但他几乎没有成为皇帝。原来朱高炽性格温和,举止平静,但肥胖,骑射不好,不受朱迪喜爱。朱迪是马背上的皇帝,喜欢在战场上战斗。因此,他对英勇善战的次子朱高旭更加满意,并计划将朱高旭改为皇太子。
张聪明能干,做事周到。她很清楚朱高炽的处境。她在为朱高炽提建议的同时,“事成祖,仁孝徐皇后,非常谨慎孝顺”,赢得了朱迪和徐皇后的青睐。朱棣对张氏赞不绝口:“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张氏生下的长子朱瞻基,聪明好学,深受朱棣的青睐。最后,朱棣于1404年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张同时被立为皇太子妃。
1424年,明成祖朱迪去世。朱高炽即位为明仁宗。张被授予皇后称号。朱高炽的生活真的很糟糕。他的王子王位一直悬着。被确立为王子后,他忍受了20年,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王位。然而,朱高炽只当了一年皇帝。由于身体原因,他于1425年生病去世。
朱高炽死后,皇太子朱瞻基为明宣宗即位。朱瞻基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张太后是明朝立国以来的第一位皇太后。
朱瞻基和他的父亲一样,在当了10年皇帝后突然生病去世。值得称道的是,虽然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的统治只有11年,但他们共同创造了“仁宣之治”,这与文景相当,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记。
朱瞻基去世后,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任明英宗。张太后又被尊为皇太后。皇帝很年轻,显然无法处理政治事务。我该怎么办?一些大臣提议请张太后听政治。据说张太后有明宣宗的遗诏和大臣的支持,可以听政治。但她拒绝了,回答说:“没有坏祖先的法律。一切都不急。”
[img]378012[/img]
虽然张太后拒绝听政治,但她没有放弃任何东西。相反,她尽力帮助朱祁镇。当时,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宠爱司礼监王震,宫中的太监势力开始冒头。为此,张太后感到担忧,决定尽快清除王震。
有一天,张太后召集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健等人帮助大臣,并对明英宗说:“这五位大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有几万人,应该和五位大臣一起工作。”
随后,张太后打电话给王震,大声责骂他:“你服务皇帝的日常生活大多是不规律的,今天给你死。”旁边的女官拿出剑,放在王震的脖子上。王震吓得半死了。这时,明英宗跪下来为王震求情,大臣们也跪下来,张太后说:“皇帝还年轻,我不知道这一代人会伤害别人的家庭和国家。我听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贷款,从那以后我就不能让国家事务了。”
[img]378013' />
之后,张太后密切关注王震的走势。有一次,她得知王震独断专行,没有交给内阁审议,于是立即派人给王震打电话,责怪他。因此,在张太后的一生中,王震从未有机会翻浪。
直到张太后去世,王振才抓住机会将明英宗送给蒙古人。
为什么大臣们要求太后在朝鲜听政?最后,他们为什么会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