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古代亡国之君都以悲惨的结局结束,要么死在敌人的手中,要么选择依靠别人,忍受羞辱,有勇气自杀,崇祯皇帝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崇祯天生多疑,但他并不愚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仍然无法扭转局面。在某种程度上,这并不完全是崇祯的原因。面对当时的混乱,除非明太祖朱元璋再生,否则任何明朝皇帝都不能改变。
[img]377898[/img]
王朝灭亡的时候,也是考验大臣忠诚度的时候。虽然一些明朝大臣投靠满清,但也有令人钦佩的忠臣。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死,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的含义,比如今天要介绍的人物。黄道周年轻时家境贫寒。经过努力学习,他在天启考了两年,奉命在翰林院工作。
崇祯在位期间,内阁首辅更换频繁,几乎每年更换一次。如果你能做三年,那将是很长的时间。当皇帝准备处死大学士钱龙锡时,没有人敢直接告诫满朝的文武,但黄道周并不害怕。他直接愤怒地批评崇祯:“今天杀累辅只会损害国家。”这激怒了皇帝。他先是降级三级,然后被贬为普通人。
[img]377899[/img]
崇祯九年,黄道周官恢复职务,得知杨嗣昌私下妄自议和,差点晕倒。他在法庭上谴责杨嗣昌。看到皇帝想为杨嗣昌说话,黄道周问:“忠诚不分,邪恶混淆。怎么治?”于是,这件事又贬到了江西。经历了这些事情,黄道周感慨万千,然后以体弱多病为由辞职回家,专心学习知识。
南明隆武帝时,下令封黄道周为兵部尚书,本可婉拒,但心向大明的他,毅然接受任命。当时朝廷缺兵少将。为了与清兵作战,黄道周亲自下去招兵,带兵与清军展开激战,却因寡不敌众而被俘。清廷派洪承类劝说他投降,并表示只要黄道周愿意回到朝廷,任何条件都可以同意。
[img]377900' />
清朝皇帝对黄道周太不了解了。自从他被俘后,他就准备死了。洪承类被他对明朝的忠诚所感动,并要求清廷释放黄道周。结果,他被拒绝了。在被拘留期间,他的妻子发了一封信,只有九个字:“忠诚的大臣有国家和无家可归,不要在意。”看到妻子的亲笔信后,黄道周仰望天空,咆哮着死去的决心更加坚定。
不久之后,清廷命令黄道周斩首示众。他笑着走向刑场,对着天空喊道:“天下黄道周哉怕死吗?“黄道周被杀后,刽子手从衣服里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字。刽子手曾经是大明子民。看到这七个字后,他跪下哭了。黄道周不仅是一位忠臣,而且精通天文地理,擅长书画。他的诗歌和文学才华也相当出色。乾隆皇帝曾称赞他为“值得一代完美的人”,并给了他一个“忠诚的终端”的头衔。
为什么乾隆称黄道周为[一代完人]?死前留下7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