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探索明朝首辅刘宇亮的水晶印章

四川绵竹博物馆3号展厅内有一组明末首辅刘玉良的遗物。包括三方水晶印章、玉麒麟香炉、七荷玉盘、水晶壶、玉桃。它们被放置在展厅的突出位置,作为博物馆的关键文物。其中,三方水晶印章是最特殊的,准确地反映了这些文物的信息。在这里,作者主要讨论了这些印章的一些情况。

一、印章主人刘宇亮其他人

绵竹历史上有两位宰相,一位是南宋抗金名将张军,另一位是明朝崇祯年间的首辅刘玉亮。相对而言,刘宇亮的声誉不如张浚。然而,绵竹留下的遗物和事迹却广为流传,远高于张浚。绵竹妇孺皆知关于刘玉亮的传说。在绵竹,刘宇亮通常被称为“刘天官”,绵竹现存的“关帝庙”、明代古建筑,如“上帝宫”,都与刘宇亮有关。绵竹遵道镇还有一个传说,刘宇亮曾在校场“跑马岭”演兵。据《绵竹县志》记载,崇祯皇帝因刘宇亮主动请缨督战事迹,在他的宅邸“天府”门前修建了一座石牌坊,以彰其忠诚。牌坊高大宏伟,横额上写着“首辅请缨”四个字,可惜牌坊于1958年被拆除。

[img]377707[/img]

据史料记载,刘宇亮生活在绵竹,出生在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刘延龄曾任湖广嘉鱼、南京宣城两县和云南归化县令。他刚刚诚实,政绩显著。离任时,他被列为“父老臣相差甚远”。历代县志都被列为乡贤。刘延龄有三个儿子,长子刘宇扬曾任陕西汉中南备道太常寺少卿。次子刘宇烈,先后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陕西总督,后战死边疆。刘宇亮是刘延龄最小的儿子,也是成就最大的儿子,从小德才双修,据县志载,“诗才清美,书法生机勃勃”。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迁至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1637年)任礼部尚书,入阁,崇祯十一年任首辅。1642年,崇祯皇帝免官返乡,病逝于家乡绵竹天官府。

世界对刘玉良的评价褒贬不一。主流观点是他“卖名钓名,临阵逃脱,出尔反尔,玩弄国宪”,但也有人认为他“为官清正,不怕危险,勇往直前”。然而,世界上这些观点大多是根据正史记载来判断的。后人史书在书写前朝历史时往往会增添主观色彩,更不用说在抗击满清的过程中义正辞严的首辅刘玉亮了。刘宇亮遗物的出土在研究和判断刘宇亮、补史、证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印章

1999年7月,在绵竹市大北街旧城改造时,在地下1.2米处发现了刘玉良的遗物,装满了一个木箱,出土时木箱已经腐烂。其出土位置为明时刘宇亮宅第“天官府”。而且根据其出土状态,应该有人故意埋在这里。因此,似乎可以猜测,在明末动荡的时代,当绵竹城破裂时,刘玉良后来人为地保存了他的物品,并匆忙地用木箱埋在老房子的地下。然而,300多年后,埋在这批物品中重见天日。

出土的物品相当珍贵,清晰地反映了它的主人和事迹。在这里,我们详细看看出土的三个印章。

一个是“兽纽刘玉良方印”,水晶质,全身清澈,质地坚硬。印纽是一只强壮的独角兽,四脚立在方形座上,连接起来,融为一体。整个装置高7.5厘米,纽高4.5厘米,印度4.7×4.7厘米。朱文篆书“刘宇亮”三字。明确表示遗物主人是刘宇亮,这是他的私人印信。

[img]377708' />

第二方印刷“麒麟新源辅助自告奋勇方印”,水晶质地,一麒麟四蹄空心立在方座上,麒麟雕刻精美,必须发现,回顾骄傲,相当强大。整个装置高8.5厘米,纽约高5厘米,印刷面6.4×6.4厘米。印面朱文篆书《元辅请缨国朝创见》。

这一印章应该记录在1637年,清军从东口进入长城后,烧杀抢掠,如进入无人之地,明军节节败退。清军日益深入河北、山东等地,对京师构成严重威胁。北京内外的人都很慌乱。刘宇亮日夜巡逻北京守军和城门内外防务。在这个京城危在旦夕的时候,刘宇亮写信给崇祯皇帝,主动要求督导抗日战争,尽管他将承担失败的风险。此时的刘宇亮不得不说是一代忠君体民、为国尽忠的贤臣。刘宇亮把这一事迹做成印章并珍藏,说明他为自己的“自愿”事迹感到骄傲,忠君的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当《明史》中对其“遇敌避敌”的记载有其可疑之处或其他原因时,否则刘玉良不会向世界炫耀“自愿”,至少不会制作精美的印章。清代诗人赵敦彝称赞刘宇亮:“壮哉刘相国,欲遂终君愿。登朝自愿,没有堪家多难。老臣颇知兵,习惯了结习。若无奋发心,养自多遗患。流寇和强邻,飘疾如飞电。聊将一旅师,为君当一面。龙颜大喜悦,平台亲赐宴。水火救中原,还给尚方剑。”

第三个印章是“桥纽滋畅印”,水晶质地,素面无纹饰。整个装置高2厘米,印刷2.5×2.5厘米。印章上的朱文篆书“滋昌”。这个印章被视为一个闲置的印章,滋昌这个词也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和追求。这个印章也能反映刘玉良罢工后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不是因为罢工,而是因为罢工,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成熟。

文物真正还原了那段历史,刘玉良罢官回到了家乡,平静地处之。然而,国家破裂,家庭死亡。内忧外患使老臣疲惫不堪,死于宅邸。直到他去世,他仍然为“元辅自告奋勇”感到骄傲,并乞求他的愿望。然而,《明史》并没有实现其愿望,勾勒出一个临阵逃亡、求名钓名的首辅。通过对刘玉良遗物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该还其忠君爱国的美誉,这些遗物也应该是补史遗物的珍贵资料。


探索明朝首辅刘宇亮的水晶印章探索明朝首辅刘宇亮的水晶印章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