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刘宇亮的人生简介被罢免为首辅?

刘宇亮,字季龙,号蓬玄,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居翰林。宇亮短小精悍,善于击剑。崇祯十一年(1638年)6月,他成为首辅。

出生于官宦家庭的刘宇亮。好义乐施的祖父刘猷,被称为“刘菩萨”。刘延龄,父亲,曾任湖广嘉鱼、南京宣城两县教诏、云南归化县令,刚正廉洁,政绩显著,离任回乡时当地村民依依不舍。刘延龄忠孝传家,教子严格。刘玉良的长兄刘玉扬在任陕西汉中关南兵备道期间死于积劳成病。二哥刘玉烈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山东总督。后来,他英勇战死边疆,像他的兄弟一样受到法庭的赞扬。

所谓虎父无犬子,出生在忠孝仁义俱全、家教严格的家庭。刘玉良从小才德双修,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进士,后来多次迁至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任礼部尚书入阁,崇祯十一年为首辅。1642年因弹劾退休回家乡,死于家乡绵竹天政府。

[img]377705' />

在困难时期受命

近17世纪中叶,明朝的统治就像一把弩,风雨飘摇,水旱灾荒不断,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北方女贞肆意骚扰,明朝的统治陷入了内外交困境。面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着找一个忠诚能干的首辅来帮助他挽救危机。满朝文武一个个闪过他的脑海,最后定格在去年8月担任礼部尚书的刘宇亮身上。

刘宇亮天生爽朗,文学战略通俗,有抱国大志。自从他担任礼部书记以来,他一直聪明、果断、正直、光明。崇祯皇帝连夜召刘宇亮入宫,询问他的复兴计划。刘玉良胸有成竹,崇祯皇帝连连点头,立即决定任命刘玉良为首辅(明朝开国时没有宰相,有六个部门:官、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中的第一个是首辅,他的职位相当于阶段)。担任首辅后,刘宇亮夜以继日地睡觉,不辞辛苦,不停蹄地四处奔波,走访民情,理严政,放粮济灾民,调兵御外扰,使疲惫不堪的明朝得到短暂的喘息。

在危急时刻自告奋勇

从1619年到1637年,女贞首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次进攻中原,占领抚顺、沈阳、辽阳等70多个城市,建立了满洲政权,大大增强了实力。1637年,清军从东口进入长城,攻击国家,越来越深入河北、山东等地,对北京大师构成了严重威胁。北京危在旦夕,刘玉良日夜亲自检查了北京守军和城门内外的戒严。

看到清军势如破竹,即将兵临城下,首都谣言四起,人心恐慌。此外,崇祯皇帝善变多疑,朝鲜大臣忠良之士少,利贪生之徒多,导师御敌危险重重。为此,刘宇亮忧心忡忡。经过深思熟虑,刘宇亮上书崇祯皇帝,说“愿离京督师,勤王抗敌”。他对崇祯皇帝说:“长此以往,京城早晚难保,臣愿为国分忧,督师勤王抗敌,也许会有转机。崇祯皇帝听后非常赞扬,准其离京督师,并将原总督卢象提升为革命,要刘宇亮代总督之职。

崇祯皇帝的决定让刘玉良深感不安。他认为,在这个时候,正是就业的时候,官兵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抗击清朝,把卢象升职,这无疑削弱了抗击清朝的力量。因此,在与次辅薛国观、兵部尚书杨思昌商量后,他邀请崇祯皇帝留下卢象生,并与卢勤王合作抗击清朝。

晋州事件始末

到了保定,听说卢象生英勇杀敌,死在巨鹿贾庄,刘玉良为此感到遗憾。当他带领军队重新清理情绪时,调查人员前来报告,称清军即将到来。面对强大的清军,刘玉良想退到晋州,与当地守军合资。他认为,与其用卵子击石,让士兵无辜地死去,不如先撤退以避开敌人,保持力量,然后继续前进。

然而,晋州知州的陈宏绪却闭门不接,士民们也发誓不接兵一卒,坚决不让刘玉良的军队进城。刘玉良得知情况后,非常生气,立即传唤陈宏绪打开大门接受军队,否则将按照军事法处理。此时,陈宏绪也传言说:“主管来前线御敌,现在敌人来了,为什么要避开前敌呢?”

[img]377706[/img]

陈弘绪坚持不开城门,刘宇亮不能退役晋州,只好退而求@ 在保定,他与阳和总督孙传廷合营,如实向崇祯皇帝报告陈宏绪闭门不接的事情。崇祯皇帝怒不可遏,立即降旨治罪陈宏绪。然而,由于晋州人民对陈弘绪的怨恨,陈弘绪最终只是降级调用,因为他们愿意以陈弘绪为代表,承担数千人。此事后,崇祯皇帝认为刘宇亮不能承担重大事件,只是扰民。

首辅被免职是因为“刘光桢案”

刘宇亮监督天津时,天津总兵刘光左留下来,刘宇亮反复督促刘光左仍然置之不理。为此,刘宇亮怒不可遏,于是向崇祯皇帝弹劾。刘光左心里有很多不开心,所以他私下和次辅薛国观(薛国观此时正想找到首辅,取而代之)、兵部尚书杨嗣昌商量如何参与刘宇亮,三人阳奉阴违,准备伺机行事。

当崇祯皇帝接到刘宇亮弹劾刘光琏“将军退却”的报告时,龙颜大发雷霆,要求薛国观和杨嗣昌下令,命令刘宇亮在军队中杀死刘光琏以身作则。偏巧此时,刘光佐又在武清打了胜仗。刘宇亮把大局放在第一位,认为刘光佐胜利有功,不能轻易杀死他,于是请崇祯皇帝念在他的“武清之捷”上开一面赦免刘光佐。就这样,崇祯皇帝心里大为不高兴。薛国观立即借题发挥,趁机弹劾刘玉亮“出尔反尔,心中有麻烦,玩弄国法,对上不忠。崇祯皇帝为此大发雷霆,便下诏止刘宇亮的督师职务。不久之后,与薛国观相勾结的杨思昌等人紧随其后,推波助澜,串通部下再次上书弹劾刘宇亮。虽然刘宇亮反复辩护,但崇祯皇帝仍然解雇了首辅。

崇祯皇帝死后下令修建“首辅请缨”石牌坊表彰

被免职的刘宇亮回到了绵竹的家乡。当他回到家时,他为家乡做出了更多的贡献。根据明代绵竹的“鼎建废墟”记载,崇祯已有15年的历史,恰逢刘宇亮回国,捐款700余两用于修复绵竹城墙。此外,刘宇亮还在绵竹城乡捐款建设“关帝庙”、“俯瞰海楼”等。

然而,被削职回家的刘宇亮看到了国内外的烦恼,却无法报国,整天郁郁寡欢。1642年,刘宇亮死于天政府,葬于县西宋家林。

崇祯皇帝得知刘宇亮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逐渐明白了刘宇亮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外抗敌的忠诚。因此,下令在刘玉良的家乡绵竹天官府前修建一座“首辅请缨”石牌坊,以示表彰。石牌坊是红霞石做的,高五丈,一坊三门,屋顶是三叠水石雕面,中门三尺见方有一块石牌匾,上面写着“首辅自告奋勇”四个字,前后挂着五尺宽的石撑,四柱前刻着对联,高大雄伟,十分壮观(此坊已于1958年拆除)。

明末,绵竹县令陆经术为刘玉良立记事石碑。碑文云:“绵竹是蚕丛县附庸邑。虽然土地是最小的,但它是涪安的首要任务,是省会的咽喉。钟秀九龙,诞生名世,台辅之贵,自有宋张国公浚和南轩公爵,将相真儒,一时艳美。刘昆季三夙崛起,前后相辉映。"(三夙,指刘宇亮和他的两个兄弟刘宇扬和刘宇烈)将刘宇亮的兄弟与张军的父子相提并论,体现了他抗清救国的精神和成就。


为什么刘宇亮的人生简介被罢免为首辅?为什么刘宇亮的人生简介被罢免为首辅?


  • 探索明朝首辅刘宇亮的水晶印章
  • 四川绵竹博物馆3号展厅内有一组明末首辅刘玉良的遗物。包括三方水晶印章、玉麒麟香炉、七荷玉盘、水晶壶、玉桃。它们被放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