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童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大,但他的处事能力却令人惊叹!姚来,浙江省慈溪县人。明朝状元和著名大臣。明朝宗嘉靖两年(1523年),姚来于桂科举榜第一进士,世称文学状元。
生年不明,姚明的儿子。明正德在11年(1516年)中举人,但后来多次会议失败。嘉靖二年(1523年),高中进士第一(状元),由翰林院修编。1524年,由于“大礼议”之争,他被法庭棍棒和法庭监禁。复官后,他充当宴会讲官,迁往左春坊左,为学士服务。
嘉靖十年(1531年),姚来以《论元世祖不当与古帝王同祭疏》而闻名。曾主持北冀乡试,学者众多,试文一时为天下范式。嘉靖十六年(1537年),父亲去世,辞职回家。同年。
[img]377024[/img]
姚来是兵部尚书姚明之子。据说姚来的母亲张有一天梦见五色鸟投入怀抱,然后生下姚来。姚来从小天赋出众,勤学苦练,博闻强记。七岁开始学习,长大后相貌奇伟,学识超群。姚来有青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传说:有一天,姚来正在努力学习,突然一个漂亮的女人来了,对她说:“你这么努力学习,打算怎么办?于是给姚来送了一粒玉髓丸,并说:“这丸能帮你科举高中!”。
正德十一年(1516年),姚来乡考了第七名,但考试却连年不排,姚来从不气馁,而是更加勤奋,他曾说:
“阅读应该与世界的后代竞争,长一方不够!”嘉靖两年(1523),姚来试图获得第二名,最终登上了宫殿试验中的第一名,大魁天下。
姚来状元及其次,授翰林院修写。当时世宗想尊生父为皇考,让群臣商量准备行礼。姚来、杨慎、舒芬、杨唯聪等大臣都认为这是不可行的。上疏奏劝极力反对,甚至跪在左顺门前哭,甚至激怒了世宗帝,结果姚来等大臣被罚廷杖。姚来曾上疏,以正祭典,以正祭典为主。世宗命礼部复议,多数官员认为元朝历九世而亡,元世祖最贤,其一代之治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古人有:“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的说教,而且,自古以来,帝王就对亡国之君加友遇,以昭忠厚。明太祖神谋睿断,将世祖入祭,至今已有百多年,宜尊旧制,庙祭如故,这千古不易之论。世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后来边患频繁,礼部主任傅伯栋再次上疏,世宗遂诏令撤其塑像,革其祭。
世宗诏姚来预修《明伦大典》,姚来恳辞。不久,姚来充当宴会讲官,晋升左春坊左诏。奉智校注《累朝宝训》完成后,世宗给宴会内廷,姚来加锦衣攻衣,晋升学士学位,担任乡试考官。
第二年,姚来为父亲奔丧,因过度悲伤而去世,世宗曾问:“胡子状元安在?”臣告之已去世。世宗深感遗憾,特赐祭葬。
明朝姚来人物介绍,名声不响却让人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