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郝处军(607-681年)。他的父亲是郝相贵,徐的侄子,出生于隋朝杨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沉迷于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非常喜欢他。曾做过蒸山(汉川)县令,故时郝蒸山。累迁吏部侍郎。武则天当政时,强烈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75岁。郝处俊下葬后,一位书生路过他的墓,叹了口气,“埋龙角,他的棺材一定要好。有二子:郝北老,司诫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孙郝象贤造反失败,武则天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分解,再挖郝处军的坟墓。
郝处军是一位非常正直、坚决捍卫李唐朝的大臣。他10岁时失去了父亲,很早就懂事了。隋末天下大乱时,郝处军的父亲郝相贵和岳父徐绍占领了峡州,后来又回到了李渊。他被崇拜滁州刺史,并封为山县公。
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郝考上了进士,封了父亲的头衔。郝与李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后来,李治接手了李世民的班级。郝最终当上了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宰相。
[img]376320' />
据《新唐书郝处军传》(卷115)记载,郝处军对皇帝非常忠诚。一位名叫卢伽逸多的和尚声称他会炼制长生不老药。李治打算在他炼制后服用。郝处军听到后立即阻止了他,李治真的放弃了。
开耀元年(681年),郝处军病逝,享年75岁,也算是高寿。李治对郝处军的死深表哀叹,送他去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并亲自到光顺门举行哀悼。(pǐ)葬事”,即葬事由官方出面出钱处理。
郝处俊死后多年,却遭受了“棺冢”之罪。
原因应该是李治的禅宗位于皇后。当时,李治对郝处军说了他的意思,郝处军立即劝阻,原因是皇帝管理阳道,皇后管理阴道德,所以皇帝和皇后就像太阳和月亮,阳和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人,不互相侵犯。如果你失去了秩序,你将对天空负责,灾难将降临到人们身上。
郝进一步说,现在的世界是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的世界不是你李志的世界。你只应该小心地守卫寺庙,把它传给李的后代。如果你把国家送人(武则天),你就会死。
武则天听后,恨郝处军咬牙切齿,心想有一天不得不砍他。
最后,武则天把当年的仇恨记在了郝的孙子郝的头上。武则天成为皇帝的拱门时,当时的王子放弃了郝的人,被武则天随便找理由处决。临刑时,郝破口大骂武则天死了。听到报告后,武则天非常生气,命令肢解郝的尸体。这并不讨厌。他干脆挖了郝的祖坟,把郝的尸骨拖出来“尸刑”。
此外,郝象贤在被判刑前破口骂人,武则天也改革了唐代的行刑制度。自郝象贤以来,他一直退位到武则天。在执行死刑时,他用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囚犯的嘴,停止了说话。
郝处军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