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履冰字始凝陕西台州人。唐高宗显庆元年(即永徽七年,公元六五六年)(今陕西滨县)排名第一。历任知县、知州。唐武则天垂拱(公元六八六-六八八年)为栾台凤阁平章(宰相),从陕西迁至长安。
履冰相唐,忠诫敢言,不畏权势。武后欲篡夺李唐天下,心忧胜急。与魏元同相,政见相亲,胜厚。魏元说:履冰私谓:「唐室将哀,武后党日盛,行篡逆之也,天下危险」。魏元曰;「时而观之。而今天的瑞宗,看似聪俊,其作为如何,当难以知道。时而告诫。」履冰曰:「上昏臣乱。恐时不待。」魏元曰:「武后之事篡逆未明,如武后逆天行事,李氏将不容也。我等待做好事。」履冰曰:「仅如命。」
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履冰书言:「亲朋党,远小人,这个国家的福也。」倡导任用贤能,罢免贪官,为富强兵作策。睿宗不纳。随后,武后任命私党日盛。逐改永昌元年为载初元年(公元六八九年)一年三改元,履冰再上书。十月丁毛日,武后以坐举反人故,抓履冰下狱。武后逐迁李氏诸王,朱皇家宗戚。任用武后宗党。为了篡夺李氏王朝的权宜,准备武后想篡改,先惩罚忠于李氏的臣民,排除异己。五月戊子日,在载初二年(公元六九0年),处履冰死亡。九月,改国号日周。天授元年逐改,履冰之忠可知。
[img]376103' />
哀哉,一代栋梁之臣,无罪蒙难,武后为了剪掉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俗话说,天下忠诚的直士献身于全名节。范履冰,生了三个儿子,长说冬芬,字天香,号邦瑞,登进士,宣州刺史。第二天,冬倩搬到了徒州。第三天,冬昌,景云两年(公元711年)登弟。官授奉医生,略有安抚历史。
范氏寻根
唐代宰相范履冰(汝南范倾后裔)是唐代范姓的最高官。他的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被调到浙江丽水县。后来,他因战争不能北归,于是定居在苏州吴县。
西晋“永嘉之乱”后,南阳顺阳左将军范羲的少子范坚和孙范汪避渡江南下,后人落籍丹阳(今安徽当涂);后来,一些范氏后裔移居甘肃敦煌,派出怀州范姓。唐“安史之乱”后,河内范氏、唐宰相范履冰一族也纷渡江南下。范履冰有三个儿子:长子范冬芬、次子范冬倩、第三子范冬昌,俱进士第。天宝14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范冬芬迁居徽州,成为徽州范氏的始祖。元和年间(806-820年),范冬昌的孙子范平先迁苏州吴县,后迁豫章(今南昌)丰城大顺山前、茶村等地,为江西范氏的祖先。
范履冰人物生活简介,范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