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高营助白居易进入仕途,白居易和高营

白居易的座师高营是第一位帮助他进入仕途的中央高级干部。

高英(7411年),字公楚,渤海0)人(今河北景县,“唐朝大臣”(能得到这个最简单四字历史评价的人不多),累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后以礼部侍郎知贡献,太常卿,贞元19年,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顺宗即位,转刑部尚书,出镇华州。除御史医生外,还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六年七月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死后为贞。

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在宣州完成乡试,“为宣涉观察使崔衍所贡”(《白居易年谱》),赴长安应进士试。贞元16年(注:《唐史》写为贞元14年,根据其他记载,或16年),200年、2月24日,29岁的白居易参加了中央进士考试,并以《省试性习近似远赋》、“十七人中最少年”(慈恩塔下题名处)等答卷获得第四名和第一名。高营是本次考试的考官(“主考”)。对此,《唐史.白居易传》是这样写的:

贞元十四年(注:或十六年),从进士开始尝试,礼部侍郎高营晋升甲科,官部判入等。,并授予省校书郎秘书。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被今天的人所熟悉,这是《三字经》的普及。虽然对《三字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于认为“宋儒王伯厚先生写了《三字经》,作者是王应林(1223-1296)、南宋官员和经史学家。这句话最早应该来自《论语·阳品》:

儿子说:“性相近,习相远。”

[img]375525' />

高英同志提出了这个问题,类似于今天的许多高考讨论问题,公务员考试申请作文问题,即:以最常见的句子或哲学为问题,让考生思考、玩、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意义的,最简单的才是更容易考察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家庭关系不好,他的卑鄙和严重的伤害必然会使他自满或伤害一方;厨师,如果连青椒土豆丝都做不好,他的基本烹饪技能一定是冲动和尴尬的。

白居易同学的这篇应试作文,翻了翻全文,依然让人眼前一亮,据说那一年,这篇文章也是开头而醒目:

“哎呀!下自己,上达君。德以慎立,性由习分。习则生常,将俾夫善恶区分开来;谨慎开始,必须辨别是非纠纷。”

应该说,这篇作文的开头非常新颖独特。如果今天把这句话作为申请题目,估计大部分都会按照公考培训班的八个套路来写,也就是按照“性相近,习相远”的思路去玩。这是真的。毕竟这是孔子的原话,但是俗!俗不可耐!白居易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他不仅坚持“性相近,习相远”的大义,而且巧妙地诠释了这句话,更具体、更微妙、更创新,即开头明义的一句话:“道德谨慎,性习惯”,并在后面用全文的力量进行阐述。“性从习分”,这句话写得多好。也就是说,他没有照搬经文的原话,也没有写“性相近习相远”的“性相近习相远”,而是从更具体、更实用、更有利于驯化人民治国理政的高度来阐述。如果再重复一遍,就是德以慎立,性由习分。

[img]375526' />

高营是一位无私、有底线、有名的知识分子、朝廷大臣、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旧唐书》。《高营传》记载:

“凡九岁,拜礼部侍郎。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名;每年冬天,州政府推荐后,只追求宴会,很少辍学。英性刚正,特别嫉妒自己的风格。他既领导职位,又拒绝请求。虽然他很熟悉,但他不敢说话。致力于经济艺术和特殊考试。凡掌贡部三岁,进幽独,抑浮华,朋滥之风。”

从这个记录中,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官员氛围。由此可见,当时的选拔考试“多务朋友游,驰名”,也就是说,为了成功通过竞争激烈的中央干部公开选拔考试,考生必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沟通、请求和推荐,但他的做法极其简单,没有花花绕子或很多理论废话,那就是:“既领职,拒绝请求”!

正高英无私地主持了考试,才发现并实现了白居易,一个无权无势、无关紧要、无背景的白衣少年。高英也有个人修养和声誉。最后,他“是教书的右仆,射致仕”,也就是说,他达到了首相的高水平。高英不仅不屈不挠,而且非常谦虚。当他担任高级官员时,他并不年轻,所以他反复向朝廷要求致仕(退休)。巧合的是,白居易作为皇帝的秘书写了几篇文章,其中《回答高英请致仕第二表》:

“卿有忠贞之节,立于危险之中;有清重之名,镇于朝右。而且总能有道,进退有常,援礼引年,遗荣致政。人们很少知道,卿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唤起了古风,也激发了时俗。于卿真的很难抓住,但在我看来,他的感情很容易忘记。诚鉴是怀,未许来表。”

本应用文发表在《全唐文》第七卷665卷白居易(10)中,也收录在《白居易全集》中。可见白居易无疑是作文的。这篇珍贵的文章什么时候写?不妨考证一下。据《旧唐书.高英传》记载:“元年冬,复拜太常卿,寻除御史大夫。转兵部尚书数月。超过一个月,再次乞讨遗骸,不允许”。因此,这篇文章应该是在元和二年,807年。今年秋天,白居易从县尉调任进士考官。11月,他被招入翰林学院,正式担任翰林学士学位,并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要秘书。唐中期,尤其是唐德宗之后,翰林学士越来越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和秘书官。他经常在宿禁中写重要的文件,如任免将军、登记王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这被称为“内相”。在翰林学士职位的基础上,加上“知制高”的称号,相当于临时的中书舍人。因此,充当翰林学士的人往往可以晋升为首相。

白居易通过皇帝的最高指示拒绝了高英的退休请求,并通过皇帝的金口玉言赞扬了高英。们不知道白居易在这件事上扮演了什么角色,但白居易通过皇帝使用了“我的爱不容易忘记”这样的高层次词语来表达他对高英的感激之情是合理的。


高营助白居易进入仕途,白居易和高营高营助白居易进入仕途,白居易和高营

,,,

  • 白居易晚年好女色:为了求新奇,十年内换了三批家姬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官运亨通。不幸的是,他在道德品质上越来越暴露出一些缺点。 晚年,白居易沉迷于女性。据记载,白...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