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映在大历四年(769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第一名和第一名,并参加了官员部门的科目选拔。他被授予河南省政府参军。后来,他被滑亳节使令狐征召为幕府掌书记,并被授予监督皇家历史。
历幕三镇
大历八年(773年),令狐病重,命令齐映草案,与他商量后事。齐映趁机说服令狐彰,让他把儿子令狐建进首都,请朝廷另委节度使。令狐彰于2月去世。滑亳镇发生兵变,因为它没有建立令狐。齐映逃回洛阳。
大历十年(775年),马迅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齐映被马迅征驳为幕府判官,加授殿中侍御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年(782年),齐英被首相卢齐推荐,任命为刑事部长外郎。今年4月,首相张毅担任凤翔的节日使者。齐英再次进入张毅的幕府,担任节日法官。他能言善辩,熟悉军事事务。他很快晋升为凤翔行军司马,并在皇家历史上担任首相。
升任宰相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唐德宗逃往奉天(治陕西乾县),历史上称泾原兵变。凤翔将领李楚琳想趁机作乱。齐映和同事齐抗发现有变化,建议张毅尽快杀死李楚琳。但张毅拒绝听,还故示宽大,让李楚琳带兵驻扎在外。看到阴谋败露,李楚琳连夜发动兵变,杀死张毅,响应叛军。齐映得军士指路,逃出凤翔。他奔赴奉天,被授予御史中丞。
[img]375527[/img]
兴元元元年(784年),唐德宗转到梁州(陕西汉中)。齐英被任命为沿途的使者,负责沿途的住宿事务。到达梁州后,他被视为给予事务。今年7月,官方军队调查了叛乱。齐英胡开车回北京,经常在路上为德宗服务,有时还充当皇家驾驶的前导。每当他到达州镇城邑时,唐德宗都会让齐英进城宣读朝廷法令。不久,齐英被改为中书舍人。
贞元二年(786年),齐映和左散骑常侍刘滋,一起晋升为事中崔造的宰相,担任中书舍人、同平章事,然后改为中书侍郎,封河间县男。不久,唐德宗命宰相负责齐映掌兵部六部事务。当时,左仆射张延赏经常干涉政务,并为亲属寻求官职,但都遭到齐映的拒绝。他怀恨在心,经常告诉德宗齐映没有宰相的才华。唐德宗故意免除齐映宰相的职务。
外放州郡
贞元三年(787年),齐映罢相,外放为魁州刺史,后改为衡州刺史。
贞元七年(791年),齐映升任桂管观察使,加授御史中丞。
贞元八年(792年),齐映改为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他聚敛搜刮,向皇帝献上大量金银器物,希望能再次入朝为相,但从未如愿。
壮年病逝
贞元十一年(795年)七月,齐映病逝,时年四十八岁,追礼部尚书,死后为忠(唐会要作恭懿)。
主要成就
齐映是历史上四年(769年)的优秀学者。他忠于唐朝,反对藩镇分离主义。当他担任滑亳掌书记时,他建议令狐彰属于朝廷。后来,他担任河阳节的法官,并与李灵曜在汴州与马火讨平分离主义。朱乱的时候,齐映从凤翔走到奉天,亲自保护唐德宗。在担任首相期间,齐映敢于直言不讳,并以“敢于说话”而闻名。
齐映是谁?齐映人物简介,有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