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甫早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寿安县尉。他天性刚直,遇事不肯回头。他曾担任过居民、官司司勋员外郎、御史中成、永平军行军司马、中书舍人。
交恶常衮
大历十三年(778年),中书侍郎的职务不足。崔佑甫以舍人之职处理中书省事务,多次与宰相常枪发生争执,拒绝妥协。常枪怒不可遏,请皇帝,改让崔佑甫主持官部全选。崔佑甫制定的官员候选人大多被常枪驳回,两人交恶。
后来,陇右节度使朱坝军中猫鼠同乳,向朝廷奏吉祥,常贡便率群臣庆祝。而崔佑甫则认为:“养猫就是要它捕食老鼠,为人除害。今天的猫不捕鼠反而哺乳老鼠,是失去本性的,不能守职,就像官员不惩罚违法者一样,同时也不抵抗入侵的敌人。在我看来,应该派人对当地腐败官员进行检查,警告边防将严格防范,这样才能消除这种奇怪的现象。唐代宗表示赞同,常贡更讨厌崔佑甫。
议礼遭贬
[img]375370[/img]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朝宗驾崩溃。唐德宗继承王位,在西宫为代宗葬礼。按照礼仪制度,当大臣们去世时,他们应该在早上和晚上哭15次。然而,经常思考代宗的恩遇,流鼻涕,哀悼,超越了礼仪制度。大臣们对此非常不高兴。
不久,常根与礼官商议群臣丧期,认为代宗虽有“天下官人,三日释服”的遗诏,但仍应遵守玄宗时的礼制,服丧二十七日。崔佑甫表示反对,认为遗诏中没有提到官员与人民的区别,官员应该遵守遗诏,服葬三天,而皇帝则服葬二十七天。“礼制不是天地生成的,只是人情而已。百官受皇帝恩宠,服丧时却和人民一样,你安心吗?崔佑甫反问道:“那你把先帝遗诏放在哪里?诏令可以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两人为此争执不下。
当常贡进殿哭泣时,官员们帮助他。崔佑甫指着他对百官道:“臣下在皇帝面前哀悼,有帮助的礼仪吗?”常贡怒不可遏,弹劾崔佑甫,认为他随意改变仪式,轻谈国家典制,要求将其贬为潮州刺史。唐德宗认为处罚过重,将崔佑甫改为河南少尹。
担任宰相
在此之前,有许多政治事务,首相轮流处理日常事务。如果首相轮流休息,如果不是重要的法令,就不需要一一通知。值班首相可以代表他签名,并逐渐形成惯例。常枪贬损崔佑甫,因为同列首相的郭子怡和朱巴从未参加过政治预审,也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而是按照惯例代替他们在法令上签名。
贬官诏书发出后,郭子仪、朱巴都说崔佑甫不应该被贬,唐德宗才知道他们不知道。他不知道这是朝廷的惯例,所以他认为经常欺负君主,把他贬为河南少尹,并授予崔佑甫为门下服务,同平章事,让他们调动官职。崔佑甫刚到昭应县,就被召回朝中,改为中书侍郎,修国史。当时唐德宗正在服丧,把所有的政务都托付给崔佑甫,对他的言论都是不允许的。
同年12月,崔佑甫生病了。唐德宗让他坐在肩上进入中书省,躺下接受法令。崔佑甫在家度假时,如果发生重大事件,唐德宗也会派太监到他家咨询,请他做出决定。
病重去世
建中元年(780年),崔佑甫病逝,年满60岁。唐德宗认为崔佑甫忠诚正直,有重臣的节操,追他为太傅,赐文贞,但从未有过门下侍郎被追三师的先例。
主要成就
唐肃宗年间,天下战争,朝廷官制混乱。代宗继位后,虽然战争平息,但宰相元载专权,大肆出售官职,不送贿赂,不封官,导致纲纪败坏。元载后,常枪掌管政务,不需要任何推荐的官员。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才能成为一名官员。崔佑甫崇拜后,改变了以前的任官方法。只要是人才,他就会被任命。不到一年,他就任命了近800名官员。
任人唯亲
唐德宗曾对崔友福说:“很多人说你选择的官员大多是亲戚和朋友。为什么?”崔友福回答说:“官员的选择必须熟悉他们的才能和性格。如果他们不认识他们,他们怎么能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呢。”唐德宗非常同意。
计夺兵权
神策军使王驾鹤掌握了十多年的禁军,权力倾向于内部和外部。唐德宗继位后,他想免除王驾鹤的兵权,但他担心自己会发动叛乱。崔佑甫打电话给王驾鹤谈话,故意拖延时间,接替王驾鹤的白志贞已经在军队任职。
藩镇惭服
淄青节让李正己上了朝廷,说要付30万元来试探皇帝。唐德宗知道李正本不是出于真诚,所以他没有回答。崔佑甫说:“陛下不妨遣使慰劳淄青军,把他要献的钱转给士兵。如果李正自照办,士卒会感激皇帝的恩情;如果他不照办,他会自怨自艾,引起下属的不满。而这样做也能让各地的藩镇知道朝廷不看重钱。"唐德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而李正己则感到羞愧。
唐代宰相崔佑甫人物生活简介,轶事趣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