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贯之(760-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魏肇之子。
韦贯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他担任了历届学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念即位后,他被提升为皇家历史监督员。宪宗李纯即位后,他担任了礼仪部员外郎、官员外郎和巴州刺史。回到北京后,他被宪宗李春欣赏,因为他演奏得当。
[img]375268' />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迁中书侍郎。
唐代长安年间(701-704年),文人们争相为人们写墓志,求取利润笔费,就像做生意一样。一个大官去世后,他家门口像市场一样热闹,甚至互相争写。
裴俊曾是宰相,是奸夫。他死后,儿子请另一位宰相魏贯之为父亲写墓志,并声称要拿出一万块细丝作为润笔费。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然而,被称为正直的韦贯之却拒绝为著名的裴均歌功颂德。他说:“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写这个墓志。”
[韦贯之]宁饿死也不为裴均歌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