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的后代。他曾在县里担任纲纪官员,被视为孝顺和诚实。汉末大乱时,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去依附他。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刘放劝说王松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自力更生,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公才能挽救危机局面,支持辅助天子,尊重朝廷的言辞,讨伐罪恶。说袁绍、袁术这么厉害,淮南的冰融化了,官渡战败了;曹公乘胜前进,势如席卷,必将扫清河北。权力和惩罚已经结合起来,事情的大趋势就显现出来了。快到的人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人会先灭亡,这是等不到一整天跑来跑去的时候。过去,青布放弃了为王的尊贵地位,执剑归依汉朝,确实懂得了兴衰的法则,明确了归依叛离的命运。将军你要投身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和他交朋友。王松按照他的意见去做。正好经常在南皮县讨伐袁谭,写信召唤王松,王松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属于太祖。刘放给王松写了一封回复曹操的信,文字很华丽。曹操既欣赏又知道他劝说王松的讨论,于是召集刘放为官。
公元205年(安十年),刘放和王松一起来到曹操处。曹操很高兴把这件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军,历任司空、合阳、赞县三个县。
[img]374084[/img]
始掌机要
公元213年(建安18年),曹操称魏公,魏国政权初建,刘放和孙资兼任秘书郎。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成。几个月后,刘放转任秘书令。后来魏国把秘书改为中书,刘放任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并命令孙资一起掌握秘密。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刘放入爵魏寿亭侯。
权势益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刘放和孙资更受青睐,并与他们一起骑行。刘放进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刘放擅长写信和号召。曹操、曹丕、曹睿的许多命令文件都是刘放所做的。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孙权与诸葛亮共同进攻魏国。魏国边境侦察兵缴获了孙权的信,刘放改写了信中的文字。他经常可以改变这篇文章,但他仍然与上下文联系在一起。他把这封信改写给魏征东将军,表明他想顺从魏国,并把它封给诸葛亮。诸葛亮把信抄给吴将步谷等人。孙权看到后,怕诸葛亮怀疑他的合作诚意,费力解释。今年,刘放、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和孙资以参谋之功进入爵位,封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睿病危,计划招燕王曹宇为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贤、武卫将军曹爽、屯骑将军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谦虚,拒绝任命。
为此,曹睿召见刘放、孙资,到卧室里,曹睿问:“燕王的生活就是这样吗?刘放和孙资回答说:“燕王真的知道自己不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曹睿说:“曹爽能代替曹宇吗?刘放、孙资立即表示赞同,并尽力陈述司马懿应迅速召回,以维护皇室。曹睿接受了他们的意见,立即给刘放了一张黄色的专用纸,让他写诏书。刘放、孙资出去后,曹睿的想法又变了,下诏制止司马懿不让他来。过了一会儿,刘放和孙资又召见了他们,说:“我要召回太尉,曹肇等人让我阻止他,这几乎毁了我的大事!“命令他们再次书写诏书,曹睿独自呼吁曹爽、刘放、孙资一起接受诏书,最终罢免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职。这时,司马懿也来了,走近曹睿卧床接受法令。(魏晋世语:刘芳、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贤、曹肇等人不满。刘孙担心这些人辅政后会失权,故意劝曹睿改为曹爽、司马懿辅政。)@ 曹睿独召曹爽、刘放、孙资、司马懿,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晚年岁月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刘放之前有11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二子骑都尉,余子都郎中。
公元240年(正年),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丝,仪同三司。
公元245年(正头五年),刘放任将军,仍领中书监。
公元246年(正始六年),朝廷又封刘放一子为亭侯。刘放和孙资都以年老让位,每个月都以侯的身份上朝。(《资别传》载:曹爽专权,多变旧制,孙资不愿居重要职位,无权,所以称之为疾病让位。)
公元250年(嘉平二年),刘放去世,死后敬侯,儿子刘正继承。
刘放的成就是什么?三国曹魏大臣刘放人物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