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但这个“太上皇”是刘邦封的,纯属荣誉称号。
事实上,刘太公并没有成为皇帝,只是表达了一种尊重。
“太上皇”虽然是中国王朝历史上非常崇高的尊号,但当太上皇的人大多是出于被迫或无奈。
例如,唐高祖李渊被儿子李世民胁迫退位。
比如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弟弟朱祁钰已经是皇帝了,但是当了太上皇,后来又复位了。等等。
[img]369389' />
“太上皇”这个尊号,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其实很难过。
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掌握世界上最高的生杀大权,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非“太上皇”这个名字无比。
一般来说,在皇帝死前,他不会放手,而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主动“冥想”。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那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禅位”呢?
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乾隆皇帝弘历继位时,曾郑重烧香祈祷上天,为自己的长寿和健康祈祷:
如果能当60年皇帝,就把皇位传给儿子,在位时间不超过祖父康熙。
当了61年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在这里为自己设想了60年的在位时限。
[img]369390' />
君无戏言,这个“与天盟约”就这样写下来了。
乾隆继位时,是25岁,如果能当60年皇帝,那他当时就85岁了。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他想象自己能活到85岁就够了。他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谁料,乾隆皇帝活到85岁时,依然活得很好,前番重诺,现在面临兑现。
这很尴尬,如果不退位,就是在天下人面前背弃诺言,自食其言;
若退位,已掌握大权60年的乾隆早已习惯了唯吾独尊,必有失去皇权后难以言说的尴尬与孤独。
烟吸久了,会有烟瘾;
喝久了,就会有酒瘾;
权力长期持有,也会有权力上瘾。
更何况乾隆帝的“权瘾”已经养成60年了,一个甲子啊!
要他马上戒掉(放手)有多容易?
乾隆本人很清楚,当了60年皇帝,85岁,现在自己已经苍然白发,垂垂老了。
只是活着,多活一天,多赚一天,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
[img]369391[/img]
乾隆皇帝早已经历过风风雨,政治老道,活得很清楚:
如果你失去了皇权,你现在只是一只穿着中国服装的老狗。
更何况乾隆帝一生骄傲自信甚至自负,极爱面子又自命不凡,都是一辈子的风景,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怎么办?乾隆皇帝来了“偷梁换柱”:禅位不禅权。
说白了,乾隆的意思是:
至于皇位,我把它交给了我的儿子嘉庆皇帝,他是太上皇帝,但我暂时不能让大权。
名字是,虽然我老了,但我的身体仍然可以处理国家事务。我不能放心我的祖先。我必须亲自检查军国事件。
因此,王位是禅让给儿子嘉庆帝的,但实际权力仍在乾隆帝手中。
[img]369392[/img]
虽然嘉庆皇帝坐在皇位上,但军国大事一定要向太上皇训练,嘉庆皇帝经常去太上皇处问安,就像傀儡一样。
乾隆皇帝仍然独揽军国大事,乾隆年号仍在皇宫使用,奏折必须一式两份,一份给太上皇帝,一份给皇帝。
乾隆皇帝曾经透露过一个心迹:“归政后,遇到军国大事和就业行政大端,怎么能置之不问呢?
仍当亲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听训诫,以后知所禀承,不会错过。”
所谓嘉庆帝“不要错过”(怕儿子年轻没有经验,会犯错误),只是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不愿放权。
恋栈权力的乾隆常说:“我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
虽然乾隆名义上是太上皇帝,但他仍然控制着实际的权力。在乾隆皇帝最终成为太上皇帝的三年多时间里,嘉庆皇帝一直小心翼翼、恭敬、顺从,不敢有任何差距。
[img]369393[/img]
乾隆说得很清楚:所有军国大事、重要人事任免等,都必须经过太上皇帝,至于祭祀和其他与命运无关的事情,嘉庆皇帝可以自己决定,不必咨询他。
乾隆从皇帝变成了“皇帝”。事实上,本质上的变化只是名字的变化。皇帝嘉庆皇帝头上有皇帝的头衔,但他很委屈,更像一个颤抖的王子。
这是乾隆帝完的变戏法,一方面可以表明自己遵守了天子的承诺,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继续掌权的目的。
所谓乾隆禅宗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说乾隆皇帝内心崇拜爷爷康熙皇帝可能是真的,但禅宗让位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无助。
乾陵皇帝,25岁登基,在皇帝位60年。85岁时,乾隆皇帝禅位儿子嘉庆皇后,又当了3年零4个月的实权太上皇,享年89岁。
[img]369394' />
将近90岁的老爹乾隆熬死后,嘉庆帝终于挺直了腰板,一直哈着腰。
乾隆皇帝生前最受宠爱的权臣何沈阳和党羽集团失去了庇护伞,随后被连根拔出。...
事实上,乾隆后期贪污的大者,又不止和珅一人?
只是和珅拥有最大的权威,打倒了和珅,也就是打倒了权威,象征着嘉庆帝真正掌权的开始!
在我看来,和沈阳虽然贪婪,但贪婪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可用性!
如果普通人不使用,他们必须为非常人使用!
大权臣小沈阳先是做了钱如流水的乾隆爷的“储钱罐”,然后被嘉庆帝砸了,顺便又做了“以身作则”的猴子。
虽然小沈阳贪得无厌,有自己的自私也不假,但可能不全是为了自己。
乾隆当了三年太上皇的真相,禅位不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