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会被勾践打败。除了勾践的狡猾,还有他天真的骄傲。虽然夫差知道勾践不是一个普通的国王,但他并没有把他当作同样重量级的对手。俗话说,即使你是孙猴子,你也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
[img]368805[/img]
不管你勾践怎么包藏祸心,再加穷折腾,只要我们吴国大兵到了,管教你还是丢盔卸甲,委地求饶。夫差有这样的想法,他能做出放虎归山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也放弃了勾践后来的一系列表演,献出来的美女也平静地笑了。也许这个时候,夫差心里在暗笑:不就是美人计吗?我不怕。我想看看你勾践还有什么本事。但他没有相处,勾践的手段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和控制,他的傲慢也发展到了傲慢的地步,总有一天,他会失控。
此外,从夫差对伍子胥的态度来看,他的骄傲更能体现出来。为什么夫差对一开始深深依赖的伍子胥如此抵触?其实不难理解。在夫差的心里,他决心超越父亲的成就。他时不时地把自己和父亲进行比较,他也在乎别人是否也进行过这样的比较。
[img]368806' />
因此,他尽最大努力摆脱父亲笼罩在他头上的阴影,建立自己的权威。伍子胥作为国王合鲁的重要大臣,帮助他实现了一生的霸权。合鲁死后,伍子胥隐约成了合鲁的“代言人”形象。在夫差看来,伍子胥似乎是他父亲的化身,总是对他的一举一动说得很短。
[img]368807[/img]
那是自负的夫差很不能接受的。他本能地抗拒,无意中把伍子胥或者说是把合鹿当对手,总是积极迎接挑战,看谁说了算,谁更厉害。另一方面,伍子胥虽然聪明多谋,但并没有分析出夫差潜意识里的想法。他还以为夫差真的看不懂很多导游,就拼命提出建议,却不知道适得其反。他越是尽力阻止,夫差越是坚持去做;他越是强烈推荐,夫差越是不听。偏偏这个伍子胥还是直脾气,遇事就说,不知道怎么强调一种方式方法,有时候在所有大臣面前对夫差说四句。骄傲的夫差怎么能接受?以至于后来看到伍子胥就头了
大三圈,不杀不足以发出这种语气。其实夫差心里很清楚伍子胥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但是老人太不给自己面子了。你对我越不听你的话,你对我越想杀你。
这样,夫差重用伯豁就不难理解了。
[img]368808' />
他的骄傲,他的权威需要有人来附和和维护,他的英明神武需要别人来占明宣传。这样,他的心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否则,你觉得自己无与伦比有什么意义?聪明自私的伯豁恰好扮演了这个角色。尽管他无法想出任何好主意,但每一句话都可以说出夫差心坎。而且,他看到夫差讨厌伍子胥,专门与伍子胥作对。夫差需要这样一个联盟来对抗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伍子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伯豁和伍子胥的针锋相对代表了夫差内心的交集:一个是感性的自己,一个是理性的自己。
[img]368809' />
但那种感性的野傲太强大了,最终战胜了理智,也伤害了自己。
最后,绝望的夫差被勾践包围了这个国家。夫差看到自己已经走过了大势所趋。夫差不可能像勾践一样。他做不到,尤其是对于那些看不起他的对手。他不能低下他习惯的高头,所以他的傲慢最后一次被释放,自杀了。他宁愿把头毁在自己的刀下,也不愿死在一个卑鄙的恶棍手里。
夫差会被勾践打败,除了勾践的狡猾,还有夫差自己的天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