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晋灭亡,但晋朝的一些老大臣不愿意死。此外,南方仍掌握在晋朝官员手中,因此他们在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公元317年,在流亡大臣和江南氏族的支持下,琅琊王司马瑞在建康成立东晋,即晋元帝。
背景
公元四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从洛阳迁往长安。但是迁都并不能挽救它的灭亡命运。公元316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打长安,晋朝皇帝司马叶被俘,西晋宣告灭亡。
虽然西晋灭亡,但晋朝的一些老大臣不愿意死。此外,南方仍掌握在晋朝官员手中,因此他们在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
建武元年(317年)3月,司马睿为晋王位,建国,改元建武。立宗庙于建康。立子司马绍为晋王太子。318年,司马睿为皇帝,改元太兴,司马绍为皇太子。
拉拢南方士族
司马瑞在西晋王族中的地位和声誉并不高。他完全依靠他的工作人员王导和他的堂兄王敦的支持,才能成为皇帝。事情必须从司马瑞被派到建康作为守卫开始。当时,王导参军了他的政府。他灵活、机警、足智多谋,赢得了司马瑞的信任。司马瑞把他当作亲密的朋友。
[img]367270[/img]
他们一起来到建康。我以为我会在这里受到隆重的欢迎,但我没想到江南著名的大士族认为司马瑞地位低下,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也没有人来看他。司马瑞心里很不高兴,要王导想办法。没有这些大士族的支持,王导也知道在江南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堂兄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势力。王导邀请王敦到建康,两人商量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个主意。
今年3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民和官员都要到河边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瑞坐在华丽的轿子上,高举琅琊王的旗号,安排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和王敦站在两边。北方的官员和名人也一个接一个地骑着高大的马跟在后面,排成了一支非常强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到河边,一英里多长。
司马瑞和王导故意绕道走建康市最繁华的街道。这一天,有很多人在建康市看热闹。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大排场,大家都轰动一时,纷纷围观,人声鼎沸。顾荣,江南著名的士族地主,听到这个消息,从门缝里偷偷张望。当他们看到这种情况时,他们都被镇住了。他们看到王导、王敦等著名人士尊敬司马瑞,并感到惊讶。他们担心自己会忽视司马瑞,纷纷出来迎接司马瑞。
司马瑞在江南土族中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王导随后劝司马瑞说:“顾荣和何循是这一带的名人。只要你把这两个人拉过来,你就不用担心别人不跟我们走。”
司马瑞立即派王导来请顾荣和何循当官。两人都很高兴接受了官职,并开始在江南士族中大力推崇司马瑞。打完这场仗,江南大族纷纷支持司马瑞,司马瑞在建康站稳了脚跟。
吸收北方士族
北方大乱后,北方士族纷纷逃往江南避难。王导还劝说司马睿及时帮助他们,并将他们中的名人吸收到王府。司马睿听从了他的建议,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就这样,在王导的安排下,司马睿不仅吸引了江南的士族,也吸收了北方的人才,巩固了他的地位。他非常感激王导,感慨地对王导说:“你是我的萧何啊!”
登基称帝
公元317年,翅膀丰富的司马瑞在建康登基,重建了晋朝,历史上被称为东晋。登基当天,王导和文武官员进宫见面。司马瑞看到王导想给自己一份礼物,迅速从皇室座位上站起来,走下宫殿,抓住王导,让他一起去皇室座位接受所有官员的崇拜。这一意想不到的举动让王导和他的大臣们感到惊讶。在封建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理由和皇帝在一起。
王导急忙拒绝说:“这怎么行?只有太阳高高在上,一切才能得到它的温暖照片。如果太阳和普通生物在一起,生物还能得到它的照耀吗?”
王导的吹捧让司马睿非常高兴,他不再勉强接受了大臣们的朝拜。
结果
司马瑞登基后,特别尊重他们,以感谢王导和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他封王导为尚书,掌管朝内权力;他还要求王敦负责军事工作。王家的孩子们的亲信一时充斥着朝鲜。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同世界”。这意味着东晋的国家是王和司马共同拥有的。
古代历史事件之一——司马睿重建晋朝,详细说明东晋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