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名仕,但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有时候一个人被捧得太高不一定是好事。地位越高,名气越大,越不能犯错,否则会有很多人等着看笑话。想告诉你的是这样一位著名的官员。他的理论被许多人视为“金句”。他的才华被誉为能与管仲和诸葛亮相媲美。不幸的是,在一场实战中,这位理论家失败了,成为了每个人的“笑柄”。他是东晋著名的官员尹浩。
[img]367179[/img]
尹浩出生在一个著名的贵族家庭。他小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叔叔尹荣是一个著名的天才。尹浩从小就受到影响。后来,他的口才越来越好,他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叔叔。殷浩最喜欢研究《老子》、像《周易》这样的书,崇尚道家思想,在这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又有人问他:“为什么即将当官的人会梦见棺材,即将发财的人会梦见粪土?尹浩不假思索地回答:“官本来是腐臭的,要做官会梦见尸体,钱本来是脏的,要发财会梦见粪便。"大家都认为殷浩所说的有道理,甚至把这句话当成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殷浩的才能越传越神。虽然殷浩很有名,但殷浩不喜欢当官。朝廷一次又一次地邀请他下山,甚至把他封为安西将军。他对此漠不关心。于是大家把殷浩比作管仲、诸葛亮,以为他是个旷世奇才。
[img]367180' />
诸葛亮、管仲这样的真龙也有出山的一天,殷浩也不例外。随着朝局的动荡,当时高权重的桓温逐渐控制了朝政,简文帝再次邀请殷浩出山,以支持对抗桓温的力量。尹浩这次不得不同意。一方面,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另一方面,尹浩和桓温年轻时就有嫌隙。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看不起对方。尹浩想通过这次出山压倒桓温,争取一口气。简文帝任命殷浩为扬州刺史,派殷浩北伐收复失地,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殷浩也充满信心,立下豪言,要收复洛阳失地,重建西晋皇陵。看到殷浩出马,长安附近的各路豪强纷纷感到希望,并要求殷浩派兵支援。于是殷浩亲率7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出发。但殷浩本来是个文人,一场战斗都没打过,又怎能当个好将领呢?在就业方面,他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任命的先锋叫姚襄,是一个投降的羌人,本来就是一个墙头草,而且姚襄以前也和殷浩有过矛盾。这一次,姚翔率领头部队,直接来到占山为王,谎称尹浩的下属逃跑。尹浩此时并不怀疑,甚至带领军队在姚翔的指导下追赶逃兵。结果,他进入了姚翔的伏击圈,损失了1万多人。尹浩带领残疾人逃跑,甚至失去了食物和草。没过几天,殷浩又命令部下刘启去追姚襄,结果反而被姚襄杀死,之后殷浩的部队死了,逃跑了,所剩无几。
[img]367181' />
这次殷浩的北伐简直让人大吃一惊,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就被自己人玩死了。朝廷上,桓温借此机会加油加醋,大肆描述殷浩的无能,迫使简文帝将殷浩罢官流放。流放后,尹浩仍然对自己的失败感到困惑,整天盯着天空,但此时没有人关心他,他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一个大笑话。殷浩经常唱一首诗:富贵别人合,贫贱亲戚离。
[img]367182' />
事实上,最了解殷浩的是他的敌人桓温。桓温曾评论说,殷浩并非没有天赋,他的德行和言论还是很聪明的,只是朝廷用人失误,不该派他去打仗,应该让他当文官。后来,桓温也不顾前嫌,想任命殷浩为尚书令。尹浩看到桓温写的信很兴奋,整晚都睡不着。写完回复后,他反复从信封里拿出来查阅,生怕写错一个字。结果,他忘了把信装回信封里。桓温收到空信封,以为殷浩还是看不起他,顿时怒不可遏,殷浩也没有当他的尚书令,很快就郁郁结束了。一代名仕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真是令人感慨。“纸上谈兵”殷浩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真的有才能没有机会施展,现在已经无法评价了。但拿他和管仲、诸葛亮相比,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东晋名仕殷浩自视甚高,但最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