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太平军王海洋部与彭大顺、朱衣点等人离开石达开后不久,张志公、鲁子宏等领导太平军在广西灵川向湘军将军刘长佑投降。只有王海洋拒绝投清军,毅然与叛徒分道扬镳,走出全州和兴安。北上湖南后,他和傅忠信、谭体元部的太平军一起,边战边来到江西。
1862年,汪海洋被称为“康天义”。清朝将军鲍超借此机会派使者到汪海洋诱降,并允许他给他高级官员和高级财富。汪海洋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为了表明自己的想法,他立即愤怒地杀死了几名清军。清朝将军鲍超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疯狂地喊道:“如果你抓住汪海,你会死的,然后发泄你的仇恨。
”
1863年,王海洋奉命协助听王陈炳文守卫杭州。陈炳文曾派亲信到上海向李鸿章表示诚意,并与王钱仁桂等人秘密勾结湘军蒋一礼,以谋求献城投降清军。然而,王海洋发现了这一计划。他果断地处决了投降使者和陈炳文的弟弟陈炳孝,这一举措极大地震慑了那些想投降清军的人。
[img]365623[/img]
据史料记载,李秀成部将前往皖苏两省,作战非常勇敢的护王陈坤书也采取了严密措施防止下属叛逃,但每天都有 300
人们逃到清营投降。由于国王保护坚决捍卫常州城,广东和广州的太平军士兵发誓要死。虽然有相当多的太平军叛降,但常州保卫战仍然给淮河军队和常胜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李鸿章不断使用新的诱降技巧。他用大字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墙上,说除了保护国王,所有自愿弃城的投降者都不会死。这一举动确实非常有效,进一步刺激了守军的离心倾向。1864
年 5 月 11
日,清军最终攻占常州城,清军郭松林、刘士奇传令伏地弃武者免死,于是有男女老少有六七万人跪下乞讨。@ 奔牛、孟河、圩塘、魏村螺蛳湾、方仙桥沿江营地的太平军也向淮扬水师将领周国兴投降,人数超过1万人。
当时,太平天国在苏南和浙江的战场上节节败退。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王海洋部的太平军多次扭转被动局面,多次击败强大的清军。1863年,王海洋部的太平军夜袭清军,帮助太平军包围富阳,切断清军后路,在富阳打败了清军姜益礼部的湘军。1864年初,王海洋部太平军在余杭林清堰伏击战中击败了左宗棠部的湘军。年底,他在南阳马洋塘大捷再次击败了左宗棠部的湘军。与此同时,在福建汀州,王海洋部的太平军也杀死了著名的湘军将军张云兰,战斗力非常强。清将左宗棠也不得不承认:“邓逆、王逆为最悍,听逆次之”。
十一月底,余杭守将谢天义战死,邓光明重伤后,王海洋才率部驻扎在余杭。这一次,继鲍超之后,湘军再次试图招降汪海洋,英王陈玉成部叛将程学启发密信劝降。程学启认为他和汪海洋是安徽同乡,很可能会投降。结果让程学启失望了。王海洋回信愤怒地斥责程学启:“实际上是一个小偷,反复无常的败类,行为恶劣,尤其是三姓家奴吕布。甘为清妖工作,残杀天朝军民,实无心肝。”
[img]365624[/img]
1864年2月,王海洋被授予康王称号。3月,他从余杭撤退到德清,然后走昌化到安徽南部,带领太平军进入江西。此时,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正准备长期围困福州和建州。当时,王海洋部驻扎在湖湾。4月,余杭失陷。王海洋北走后,钱桂仁带领1000多人跪在路边乞求投降清军。
同年8月,鲍超率领湘军进攻。为了确保江西部队的后路安全,王海洋立即率领军队抵抗。他曾经强迫自己输掉比赛,直到他完成了所有的预备队,并没有撤退半步。然而,此时此刻,王陈炳文、奖王陶金会、宁王张学明等人坐在重兵附近,一直坐视而不配合救援。最后,王海洋部太平军被湘军生力军打败,兵力损失惨重,失去了近一半的太平军。就在这时,听王陈炳文、奖王陶金会、宁王张学明等40多名将军于8月13日在金溪附近白杆村投降。被清军编为从南征闽粤的洋枪队三营,专攻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太平军。
左宗棠调来“常捷军”支援,用新大炮不断对余杭进行持续远程轰炸。太平军一直坚持不退。嘉兴失守时,杭州的补给线被切断,余杭没有长期保留的意义。太平军决定弃守杭州。王海洋率领部队撤退。随后,王海洋前往福建,与李世贤、陆顺德等进入福建的人互相依赖。并在广东嘉应州凤寨抓获了“恶二”的叛徒钱桂,然后让手下的太平军用油浸白布,将钱桂仁层层包裹,倒挂在高高的杆子下,用“点天灯”的方式将钱桂仁烧成灰烬。
太平军失去了投降的信心,但汪海洋仍在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