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的生活简介、轶事和趣闻

梅文鼎出生于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3月16日。因为他从小聪明,小时候就和父亲和学校的老师罗王宾一起仰望天空,所以他能理解运动的大意。他9岁熟悉五经,通史事务,有“神童”之称。他14岁入县学,15岁补博士弟子(中秀才)。20岁结婚后,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在养育孩子和孝顺的日子里,梅文鼎再也没有时间忙于毕业。

清顺治17年(1660年),27岁的梅文鼎从同里倪观湖学习了历书《交食通轨》,发现了书中立法的原因,并编了两卷《历学平行技能》,然后增加到四卷。倪师“感叹”,认为“智力太大”。从此,梅文鼎坚定了学习历算的志向。

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始向倪正学习《大统历算交食法》,并纠正其错误。

康熙八年至十六年间,梅文鼎与方中通在金陵(南京)四次会面,友谊深厚。他们每次都讨论中西数学的困难;然后有很多信件交流。梅文鼎为方中通编写的算书《数度衍》序列;方为梅编写了《中西算术通》序列。潘来、孔兴泰、袁世龙等学者参与了方程论的讨论,并为其编写了序言。

梅文鼎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写了第一部数学著作《方程论》。

[img]365473[/img]

康熙十二年(1673年),梅文鼎应润章之请,撰写《宁国府志分野稿》、《宣城县志分野稿》各一卷,后应皖江陈默江太史信请,撰写《江南通志分野稿》一卷。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在奉明历史博物馆的召唤下,梅文鼎抵达北京,交出昆山徐乾学、大兴刘继庄、武进杨道声、鄞县万斯同、太原阎若曲、安溪李光地等学者名人。梅文鼎关于历算的宏观理论,使历史局为其准确,一时名声大振,于是京城各公都想见梅先生,有的同学想跟他学习,书说也逐渐流传到宫中。梅文鼎在北京、天津前后五年(1693年南还),曾撰写《明史历史拟稿》三卷。然而,由于台官的“恐惧”,他从未进入过“历史局”,只是在李光家和天津设立了博物馆授徒和研究知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梅文鼎应李光地的邀请,以问答的形式写了一本书,名为《历学问题》。

康熙41年(1702年),康熙帝南巡德州,抚臣李光地进所刻梅文鼎《历学问题》三卷,康熙十分赏识,带回宫中仔细阅读。第二年春天,康熙把皇笔批准的书寄回李光地,说:没有错,只有计算方法还没有准备好。是年梅文鼎的弟弟尔素,儿子以燕之请,孙子再次与弟弟保定下榻。一方面,他教李的孩子和年轻学者,另一方面,他在学校里写了《弧三角举要》等书,准备付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农历四月,康熙皇帝在南巡中三次在德州运河船上召见梅文鼎。临行时,他亲自表扬了“积学参微”这个词。明年,他还召集孙梅觉进入内廷蒙阳寨学习历算。梅文鼎70岁时写了一卷《不安历算书目》,介绍了他书的内容大纲和写作起源。晚年,他还在家乡不知疲倦地整理和订阅他一生所在的书籍,以备出版和印刷。

康熙60年(1721年),89岁的梅文在家乡宣城出生。康熙皇帝命令江宁编织曹治葬营墓地;墓地位于柏建山口外的达村(俗称荷花塘)。

巧对对联

梅文鼎的研究成果得到世界认可后,当时清朝的康熙皇帝高兴地两次见到了梅文鼎。圣旨见面时,康熙非常高兴,“只是坐着吃饭,晚上分手。”作为一名官员,梅文鼎礼貌地说:“年老是不可忍受的。”最后,康熙皇帝给了皇家墨水和皇家笔的诗歌扇子,“荣幸地回来了”。从那时起,梅文鼎回到了家乡宣城。

梅文鼎如此荣誉而归,地方政府自然要上门道贺,以示赞赏和关怀。当时的宣城,属安徽省徽宁道。于是省道台派了一位林大人来宣城祝贺梅文鼎,宣城名人雅士自然也纷纷前来祝贺。梅文鼎当天还特邀出席宴会。第二天,林大人又兴趣极大地邀请梅文鼎一起游览宣城名胜,观赏宣城十景。在享受了“敬亭烟雨”的奇景后,他们又去欣赏了“麻姑晓日”的麻姑山和洪林桥。晚上回家时,林大人在宴会上对梅文鼎说:“宣城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名邑,风景如画。现在我身临其境,名不虚传。定九哥,亲眼看到了“麻姑穿红丝”!我太高兴了!那么明天的一天,我们又看到了宣城的哪一幕?”

听了他的话,梅文鼎知道这是林大人即兴吟诵了麻姑山和洪林桥两个地名的上联。现在他点名让我处理下联配对。梅文鼎认为,对此下联必须选择宣城的两个地名。这两个地名也必须有“宣城十景”中的一景。更重要的是,他要求两个景点,“明天一天”必须看到。谁知道梅文鼎略加思考后,脱口而出“明天去看‘行郎头戴乌纱’吧!林大人一听就很惊讶,心想:“啊,梅文鼎既通数学天文,又能吟诗作对?!便忙问:“怎么走?看哪两个地方,哪一个场景?梅文鼎胸有成竹地说:“出城西门十里过乌纱铺,再走五十里,到青益江……看宣城十景中的‘行廊寒雪’!在场的文人雅士们都轻声念道:“麻姑身穿红陵,行郎头戴乌纱。‘麻姑晓日’对‘走廊寒雪’‘洪林桥对乌纱店’!突然,大家异口同声地鼓掌称赞:“对吧!对得巧!还有人支持说:“这对两位大人,是我宣城的妙对,绝对是!从此,梅文鼎巧对赞宣城的故事在宣城传开。

结交卿相

嘉鱼县县长李鼎征有个哥哥,叫李光地,是个好人物。李光地(1642~泉州安溪人1718)。他的父亲是将军。李光地是康熙九年(1669年)的进士,从此跻身翰林之列。虽然他多次被同事弹劾,但他最终还是去了文渊阁大学士,并在官方部门担任书记。他的政绩显著,康熙皇帝曾三次授匾给他,是康熙南巡时身边重要的侍臣。自从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被任命为直隶巡抚以来,他一直是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的大臣。他和康熙“爱君臣”,但“义兄弟”。

虽然李光地处于重要地位,但他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在计算和天文历法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这可能与当时流行的传教士学术和康熙皇帝对自然科学的痴迷有关。他哥哥出资为梅文鼎刻印《方程论》,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在弟弟为梅文鼎刻印《方程论》一年后,梅文鼎应《明史》官员的邀请,北上京城,参与修订《明史》中的“历史”部分。

梅文鼎到京后,受到李光地的热情接待,他让梅文鼎住在他家里。这让梅文鼎很感激。这不是李光地的大官,而是当时许多一流的科学家经常进出相府,这给了梅文鼎交流的机会。梅文鼎以深厚的理论技巧,参考了历史上记载的72本历书,指出了《明史·历史》稿中的各种谬误,震惊了编辑。一些士大夫把孩子送到李府,拜梅文鼎为师。李府一时门庭若市。因为上门求教的人太多,李光地建议梅文鼎写一些关于历算和算学的流行读物,让普通读者看完就能“进入门津”。梅文鼎觉得有道理,就先写了一本《历学问题》,由李光地作序,出版于世。没人想到,这本打算普及“历学”的小册子,却改变了梅文鼎的家庭背景和命运。


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的生活简介、轶事和趣闻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的生活简介、轶事和趣闻

,,,,,

  • 阮元是谁?为何会被道光皇帝称之为[完人]
  • 阮元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臣,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是,这三朝的皇帝都...

  • 清代宁古塔的披甲人是什么样的?
  • 说到“披甲人”,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在清宫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凶猛的囚犯被流放到...

  • 中兴同治简介 同治中兴的措施和影响是什么?
  •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期同治皇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中兴阶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和平,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

  • 为什么阿巴亥会因为一条白色的丝绸而结束生命?
  • 殉难制度是一个极其迷信、无知和残酷的制度。自商朝以来,无数无辜的人被活埋在坟墓里,创造了一个难以直接看到的恐怖故事。1...

  • 为什么皇太极去世后不是长子继位,而是6岁的顺治成了皇帝
  • 1643年9月21日,英明睿智的皇太极突然死亡,没有留下任何遗诏和文字。于是,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来了——谁应该继承王位,谁有...

  • 清朝官位最高?还有比这更高的吗?
  • 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实行九品十八级制度。清朝入关后,也采用了这一制度。在九品十八级制度中,正品最高,九品最低。低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