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所有的官职中,知县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小到很多人都不屑一顾。
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出息,却不知道只要有能力,到处都能发光发热。
当人们的赞美如潮水般涌来时,知县可以欣慰地说:“这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
在古往今来的无数知县中,有相当多的人有能力,但很少有人能记住。
今天篇幅有限,先说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明朝的海瑞,一个是清朝的谢子澄。
[img]365383[/img]
众所周知,著名的清官不仅有很好的道德,而且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直言不讳,从不害怕得罪别人。
早在南平县当教诏的时候,就敢不给御史留面子,后来当了淳安知县,更能体现自己的廉洁奉公。
他先是攒钱,不该拿的钱都不拿,就靠那点死工资生活,然后不该付的钱一分钱也付不出,公家事也是如此。
[img]365384[/img]
首先,他组织人们重新测量土地,强迫那些隐瞒房地产的大家庭缴纳大量税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当然,他很感激戴德。
他的恩人兼老板胡宗宪(海瑞当淳安知县是胡宗宪极力推荐的)的儿子路过淳安县,作威作福。
要求当地超标接待,海瑞不理,然后男孩闹得不合理,海瑞直接把他吊起来抽了一顿饭。
然后交给胡宗宪让他看看。虽然胡宗宪心里很生气,但毕竟他很短,毕竟找不到海瑞的麻烦。
同样,对于当时权势汹涌的首辅严嵩来说,海瑞也没有一点胆怯,该怎么办,甚至出言不逊。
严嵩倒台后,嘉靖从一堆奏折中看到了敢于与严嵩对抗的海瑞,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他立即被提拔到中央政府,但他认为海瑞甚至不怕自己。结果,一个“治安疏远”让他很生气。
要不是舆论压力太大,我早就想要他的生命了。海瑞凭借自己的坚韧赢得了当时和后人的普遍尊重。
另一个和海瑞类似的人,做事出人意料,但是当效果真正出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他的良苦用心,觉得这个人真好。
他是晚清时期的谢子澄。
[img]365385[/img]
咸丰两年时,谢子澄成为天津知县,本以为那个地方是京畿道的重地。
怎么说治安不算太差,但是他怎么想呢?这个地方没有别的,混混也不少。
甚至成了当地的“特色”,历任地方都头疼。
经过几天的思考,谢子澄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那些混混登记成册,然后全部释放。
那些混混都傻了,这个新县官不但没有惩罚,反而让他们回家了,看来这是个软柿子,那不捏还等什么?
所以没过多久就跑出去闹事了。这一次,谢子澄改变了策略,抓起几个领导杀了他们,这是对他们的警告。
那些混混看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这个新来的县官很厉害!还是老实点吧!”
当太平军逼近天津时,谢子澄又叫了那些混混,混混一开始以为要找他们算账。
[img]365386[/img]
大家都吓得不敢吱吱叫,没想到谢子澄对他们说了些民族大义的话,请他们加入当地团练。
那些混混没有其他技能,战争仍然派上用场,已经同意了。
[img]365387[/img]
谢子澄征得同意后,抓紧时间筹集军费。
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下,连和尚格林沁都不确定的战争终于赢了。
对像谢子澄这样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海瑞上任后立即放弃了一群囚犯。几年后,人们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