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几年不及格,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时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累迁节度副使,晋江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被杀,他被指责贬汉中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鹿门山隐居晚年,专事着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人物经历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才高负气,以博学多艺著称的乡村。能写诗,《旧唐书·唐彦谦传》说他“尤能七言诗,少年师温庭筠,所以文格类之类”,杨毅称他“为诗仰慕玉溪,得其清凉感”。代表作有《采桑女》和《宿田家》。咸通末年上京考试成绩十几年不及格。咸通二年(861)登第一。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光启末造,因事贬汉中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东)时,担任判官。有《鹿门集》三卷,附拾遗1卷,续补遗1卷,由吏部侍郎薛庭圭作序。
个人荣誉
燕谦博学多艺,文字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的技巧,都出于世代。《老唐书·唐彦谦传》说他“尤能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所以文格类”。宋人杨毅称之为“诗诗仰慕玉溪,得其清凉感”。但在他的诗中,接近温庭筠、李商隐的主要是一些近体诗。而其古诗如《感物二》、与陶渊明贫士诗七首、《早行遇雪》、《舟中望紫岩》等,抒情写景,君切明畅,有魏晋遗风。就是师法温和李的近体律绝,比如《七夕》、八月十六日夜月、《无题十首》、《垂柳》,也比较清淡,不同于文诗的繁文缛节和李诗的深曲。其诗“用事精巧,对偶亲切”(《石林诗》描述杨毅、刘筠语),如“烟横望乘茶水,日上文王避雨陵”(《蒲津河亭》)。这种对抗对北宋西昆体诗人影响很大。以羁旅、赠别、怀古为主,也有少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如《采桑女》、《宿田家》。归仁泽中和四年(884年)为唐王重荣德政碑撰写。
有三卷《鹿门集》传世。《全唐诗》收集了第二卷和第11首诗,《全唐诗续集》补充了一首诗,由官方侍郎薛庭贵组成。清代沈宗畸辑《晨风阁丛书》。《唐诗百家全集》也被收录,题为《鹿门诗集》。故事见《旧唐书》、《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唐彦谦字茂业生平简介,唐朝官员、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