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弥一郎,1911年出生,1999年去世,曾用中文名林保毅,日本大阪河内郡人,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侵华战争,时任日本陆军少佐。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林弥一郎率部投降我军,后来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官。最重要的是,在这所东北老航空学校,他和他的第二航空团第四教练飞行队帮助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img]364826[/img]
他参加了侵华战争,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少佐,然后投降我军,帮助中国人民培养第一代飞行员。可以想象,这个角色一定充满了争议。
[img]364827[/img]
在前几篇文章中,帮助国民政府建立空军的陈纳德与林弥一郎正面交锋。1942年8月的一天,陈纳德率队突袭日军,被日军拦截。在桂林上空,驾驶97式战斗机的林弥一郎和驾驶P-40的陈纳德在空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日军惨败。林弥一郎的飞机被打破了34个洞,差点死。然而,他最终以自己优秀的驾驶技术离开了战场,活了下来。他是那场悲剧战斗中留存下来的少数人之一。
日本宣布投降后,林米一郎一开始拒绝向我军投降,并带领300多人遗弃了日本基地的机场和40多架飞机,逃往南方,躲在凤凰城以北的摩天岭山区。后来,由于政委刘光涛和教练聂遵善的劝说,林米一郎感受到了作为战俘的尊重,于是决定放弃抵抗,反思自己的罪行。
林米一郎后来在《我与中国》一书中回忆说:过去,他在新闻中看到了各种关于武器支付的图片和场景,都是在对方刺刀的威胁下解除武器的。这一幕非常尴尬。但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士兵拿着刺刀。他们甚至试图避免使用“解除武器”这个词,而是使用交付武器。他们有周到的想法,不会让我们感到羞辱和尴尬。
[img]364828[/img]
林米一郎被降落后,我军接收了他所在飞行大队的46架飞机及相应的配套设备配件。此外,还有17名经验丰富的战斗飞行员、24名熟练的机械师和180多名地保人员。1946年,林米一郎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主任教官,为中国人民空军培养了第一代飞行员,有人称他为“中国空军之父”。十年后,林弥一郎回到日本,遭受了相当长时间的批评,但他坚称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不后悔!
为什么林弥一郎战后不回国? 战前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