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航校
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盟决定成立东北航空总队。林米一郎担任东北航空总队副队长和参议员。2月,由于通化事件,林米一郎的几名下属参与其中。中共通化分省委书记吴水之曾三次下令处决林米一郎。然而,反战联盟主任前田光凡坚决反对,航空总队第一副政治委员黄乃一出面保护林米一郎免于误杀。
为收集航空维修材料,林米一郎所奉命进驻辽宁省本溪市,与东北民主联军合作,收集奉集堡、辽阳、荣口、四平等地前关东军机场留下的所有损坏的飞机和飞机部件。经过东北民主联军的多次收集,共收集和修复了46架日本飞机。
同年3月1日,中共东北局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林弥一郎再次被任命为教官。在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主任期间,林米一郎在理论、实践、培训、教学等方面为联军航空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航空人才。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包括王海,都是林弥一郎的学生。林弥一郎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日本军事专家称为解放军空军之父。
回国生活
林弥一郎于1956年8月返回日本。林弥一郎及其下属的处境非常微妙和困难,因为当时东西两大阵营的对立非常严重。林弥一郎受到同期学生的批评,帮助建设中国空军。因此,林弥一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谈论协助建设中国空军,也很少参加任何公开活动。据他的下属说,林弥一郎曾经透露过他的真相,说他在二战日本投降后的极端混乱中无能为力。他坚持说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不后悔。
[img]364823[/img]
1977年5月,受当时第一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邀请,林弥一郎夫妇首次访问中国。在这次访问中,林弥一郎接待了廖承志,并会见了许多当年的学生(注:没有具体的官方材料确认)。访问回国后,林弥一郎在日本各地组织了“航空七会”(即“七航校会”),为创建“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又称“日中友好会”,即后来的“日中和平友好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会员最多有1000多人。
1996年,林米一郎再次来到中国,纪念东北老航空学校成立50周年。他于1999年8月14日去世。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航空七会”成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追忆会,称他是中国人民永远尊敬的空军之友。
人物贡献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我们不得不提到东北老航空学校,在东北老航空学校的创建历史上,也不得不提到300多名日本朋友,他们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献出了生命。四野日本官兵无疑是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训练大队的林弥一郎部。当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盟时,有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师和近200名其他地面保障人员。此外,还有一些来自解放区的投诚和被我军俘虏的日本航空人员。东北老航校以这些日本官兵为骨干,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了160名飞行员,其中23人参加了开国典礼的阅兵式。空军司令王海、空军副司令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刘玉堤、曾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的张积辉都走出了这里。
林弥一郎是如何建造航天学校的 他回国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