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登(公元-公元1632年),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是宋代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吉祥士,在翰林院工作。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出,任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书房总师傅、国史馆馆长。
人物轶事
有句老话:“运气来了,门槛挡不住。”这句话用在周道登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说到周道登上亭子,真的是天赐的运气。也许上帝不保佑大明。
崇祯皇帝即位后,非常讨厌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等四人。他们都是魏忠贤的爪牙,性格和能力都是问题。为了重建一个像样的领导班子,他命令大臣们推荐十个能力和性格都很优秀的宰相候选人,周道登也是其中之一。有十个候选人,如何选择?崇祯皇帝别有高招-抽签。第一次抓的结果是钱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崇祯不满意,然后又抽了一次,周道登和刘鸿训这次被抽中。周道登第一次晋见崇祯皇帝时,一口气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守祖制,二是秉虚公,三是责实效。崇祯皇帝非常高兴,全部接受,使他成为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愚蠢阁老 贻笑后人
周道登愚蠢谦虚。在他多年的官场生涯中,周道登认真地假装孙子。当他取得积极成果时,他终于不必假装了。他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孙子。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事,此时他都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能迈半步绝不迈一步。这种性格让每个人都敢上前踢他一脚。比如他刚当礼部左侍郎,就有人不满,吵吵闹闹让他下台。这时,周道登孙子的性格无疑显露出来,皇帝没有下令,他就主动辞职。
当然,后人说得最多的是他的愚蠢和迟钝。《明史》记载:有一天,崇祯皇帝看到一个官员的奏折上有“黑牙”这个词。他不明白,就问周大学士。周阁想了很久,回奏道:“黑牙,黑牙!。""(意思是黑牙,意思是牙齿发黑)。另一个笑话是:崇祯御经盛宴时,问周道登:“宰相必须用读书人,作为什么解决办法?周道登想了很久,顺口回答:“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后,再回奏皇帝。过了一段时间,崇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道:“最近诸臣奏疏中,总有“情面”二字。何谓情面?周道登回答说:“情面人,面情也是如此。“这个答案出自堂堂阁臣之口,真的让崇祯皇帝哭笑不得,连站在旁边的太监都忍不住笑了。周道登不学无术,来了一个绕口令:“情面人,面情也叫。《明史》中的几条记载显示了它的愚蠢程度,崇祯皇帝用这样的人为相,可见明朝的气势已经耗尽。
周道登明末大臣生活经历简介,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