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一个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原子团中的两个可以称为“基”。从那时起,就确定了有机化学中“基”的概念。
[img]363993[/img]
1837年,李比希还提出了多元酸的理论,研究了有机酸,解释了酸与氢的内在联系。1839年,李比希研究了“发酵”和“腐败”,并解释了“发酵”和“腐败”。同时,他还研究了尿酸衍生物、生物碱、氨基酸、胱胺、肌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李比希一直致力于化学教学。自1824年回国以来,他发现德国的化学教育落后于法国。许多德国大学没有化学教授,化学课程由医生授课。化学实验教学的条件更差。汤姆逊在中国只设立了一个实验室,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实验室是私人的。只有一两个学生可以做专题研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比希加强了对实验室建设和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使化学教学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他的努力得到了学校和国家的支持。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在吉森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他的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22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室可供120人听讲。讲台两侧有各种实验设备和仪器,可方便地为听众进行各种演示实验。
荣誉
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于1860年被选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等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或名誉院士。
1873年4月18日,李比希因感冒死于德国慕尼黑。作为一名科学巨人,李比希在欧洲闻名。然而,科学真理是无情的。他不屈服于权力,也不依赖著名艺术家的声望。他只喜欢实事求是的人。
在著名化学家巴拉尔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李比希试图将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然后通过氯。他发现一种棕红色的液体沉淀在残渣的底部。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如果继续下去,根据李比希当时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完全有条件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然而,李比希根本没有做认真的化学分析,只是认为这些东西是通过氯获得的,这表明海藻中的碘和氯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氯化碘。于是他在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然后把这瓶液体放在柜子里四年。1826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宣布,氯和碘之间发现了新元素溴,震惊了化学界。看到波拉德的报告后,李比希突然想起了他放在柜子里的那瓶“氯化碘”。他迅速翻箱倒柜,发现了那瓶棕色液体,并仔细地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使他兴奋和悲伤。原来那瓶棕色液体不含氯或碘,更不用说他猜测的“氯化碘”了,它的成分是波拉德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仔细分析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波拉德,而是李比希。
李比希错过了,他非常后悔,恨自己的粗心,恨自己的化学研究,但缺乏严格的科学态度。为了警告自己,他特别把棕色液体放在原来的橱柜里,把橱柜搬到大厅里,贴上一张整洁的纸条:“错误的橱柜”。而且,他还揭下瓶子上的标签,用镜框安装,挂在床头,不仅自己看,还给朋友看。接受教训后,李比希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成为化学史上的巨人。
[img]363994[/img]
李比希用“错误的橱柜”警惕自己,教育学生。李比希去世后,学术界非常想念他。人们把吉森大学李比希工作的地方改成了李比希纪念馆,把李比希看作是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的先驱。
实验
后来,它被称为“李比希实验室”。由于这个实验室培养了大量一流的化学人才,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化学工作者关注和向往的地方。李比希实验室的科研教学风格很快传承了全世界。李比希还制造和改进了许多化学仪器,如有机分析燃烧器。李比希冷凝球、玻璃冷凝管等。这些仪器方便耐用,德国仪器制造商大量模仿并出口到国外。
为了发展化学教学,李还用一个新的系统编制了化学教学大纲。他认为,化学不仅是一门实验科学,而且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直接相关。他说:“学习化学的真正中心不是讲座,而是实际工作。”他要求他的学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自己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出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img]363995[/img]
李比希一生培养了一大批化学一流化学家,包括俄罗斯齐宁、法国日拉尔、英国威廉姆逊、德国霍夫曼和凯库勒。此外,富兰克兰和武兹都是李比希的学生。
李比希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明并改进了有机分析方法,准确分析了大量合成过氯仿(CHCL3)的有机化合物、三氯乙醛(CCL3)CHO)他还与他人合作,提出了化合物基团和多元酸理论的概念。李比希开展了农业化学研究,提出植物需要氮、磷、钾等基本元素,研究了提高土壤肥力的问题。因此,他被农业界称为“农业化学之父”。
李比希的荣誉是什么? 他的实验室研究和教学风格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