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

薛收(591-624),字伯褒,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由于父亲被隋杨帝吊死,遂不仕隋。后来被房玄龄推荐到秦王府,授为主簿。武德四年(621年),与李世民讨王世充,力排众议,建议分兵围困洛阳,并派兵狙击窦建德。最后,王世充和窦建德同时被俘。汾阴县男子以平刘黑凯之功封印。武德七年(624年),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卒。贞观七年(633年),追赠定州刺史。高宗即位后,陪葬昭陵。

薛收生父薛道衡,在隋官居内史侍郎。薛收从小就过继给自己的薛茹。薛汝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廉洁。薛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孝顺父母,努力学习。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写作了。他与他的兄弟薛德音和他的侄子薛元敬同名。他被称为河东三凤,其中薛收渴望长雏和薛德音,薛元敬为雏。王无功称薛收赋韵味高奇,词义晦远。崎岖萧瑟,真不可言。

后来,薛道衡因为演奏对错而被杨迪皇帝赐死,天下称冤,薛收发誓不仕于隋。李渊太原出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群,准备回应,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尧君素知道。尧君因为薛收是孝子,就把薛收的生母囚禁起来招他,薛收被迫回城。不久,尧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愿意跟随,所以他逃跑去了李渊。

[img]363811[/img]

薛收归李渊后,受到其下属房玄龄的赏识,并将他推荐给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召见薛收,询问时政。薛收陈说,世界大势非常符合李世民的意愿,于是李世民授他为秦王府上簿,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群雄相争,李世民经常南征北伐,大部分关于军事民政的文章都是薛收写的。薛收文敏速,似乎有成竹在胸,马上写下来,没有变化。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对占领洛阳的王世充进行了讨伐。当时,活动在河北的窦建德率军前夹救援。当时形势紧张,李世民部会劝他退役。但薛收独排众议,建议李世民一鼓作气,消灭王窦两军。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打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并抓获了他们。之后,当李世民进入洛阳时,他看到隋朝的宫殿非常豪华。他不禁感叹,薛收趁机援引前朝奢败节俭的例子,劝说李世民,这是李世民非常欣赏的。回到师长安后,李世民拜封薛收为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薛收又跟随李世民平刘黑凯,以功封汾阴县男。平时薛收也很尽责,李世民曾经游猎过,薛收上书告诫,被李世民视为知己,并赠送了400斤黄金。

武德七年(624年),薛收得病,李世民派使问候,不绝于道,还命人用轿子把他抬起来,亲自为他穿衣,跟他谈过去。不久,薛收病逝,年仅33岁。李世民为此痛哭,遣使吊祭,赠送300段丝绸。后来,李世民为其府属十八学士图像时,曾感叹薛收早死,不能列在其中。李世民即位后,又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我当中书令处之。贞观七年(633年),太宗追赠薛收为定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追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