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初,李自成从西安进入首都,短短两个半月,虽然李自成顺军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战斗力强,但从陕西到山西,再到北京,一路上也有很多关卡,为什么李自成能这么快进入北京?不是李自成的战斗力有多高,攻城能力有多强,而是很多城市望风而降,根本没有强烈的抵抗力。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让李自成如此轻松,也有一些例外。
[img]363344[/img]
李自成剧照
陕西代州(今忻州代县)李自成大军遭到有力阻击,山西总兵周遇吉守卫此地。周遇吉出生在京营。他刚参军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在与今天的军队作战的过程中不断立功晋升。到崇祯末年,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独立的总兵。1642年,周遇吉被任命为山西总兵,守卫山西,守卫首都西门。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周遇吉的信任,周遇吉也没有辜负这种信任。
周遇吉
1644年,山西形势紧张。崇祯派副将熊通率领2000名士兵和马匹协助周遇吉防守,熊通刚遇到敌人就被反抗,反过来劝说周遇吉。1644年2月12日,熊通与周遇吉见面并劝说他投降。听了这话,周遇吉怒不可遏,骂道:“我深受朝廷的喜爱。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背叛朝廷?你带领2000名士兵和马匹,不仅不能阻止敌人,而且如何为敌人说客?说完,他命令将熊通斩首,将首级送往首都,并向崇祯皇帝表示忠诚。
崇祯皇帝
虽然周遇吉有一颗忠诚而勇敢的心,但李自成的顺军士气正在蓬勃发展。有一段时间,山西的大部分军队都沦陷了,太原的首都也被李自成占领了。周遇吉退到宁武关进行防御。宁武关不是那种雄伟的大关,但周遇吉并不气馁。他在宁武关招募精英勇士,加强训练,以忠诚精神鼓励士兵,准备在宁武关与李自成作战。当李自成的顺军到达宁武关时,周遇吉也要求他的实际行动履行他的承诺。
宁武关
不久,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攻城。周遇吉每天白天在城外排队与李自成大军进行野战,晚上退入城市,依靠城墙进行防守。然而,大顺军很少遇到如此强烈的抵抗。他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然而,周遇吉和宁武关毕竟以孤城抗军,没有援军。不久,炮弹就用光了。这时,周遇吉想到了一个妙计。
周遇吉主动打开大门,把大顺军放进城里。当大顺军进入城市近1万人时,周遇吉命令人们关上大门,然后形成“关门打狗”的趋势。利用城市地形和人数优势打击进入城市的大顺军,几乎所有进入城市的大顺军都被杀。这使得大顺军非常恼火,于是加紧围攻宁武关。周遇吉猛攻四天四夜后,宁武关终于不支,城市被攻占,周遇吉巷战后自杀,也算是崇祯知遇之恩。
周遇吉墓
虽然李自成赢得了宁武关,但他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自成计算了大同10万明军、宣府10万、居庸关20万。如果每个地方都像宁武关一样战斗,他的数十万人可能无法坚持首都。相反,最好保持自己的实力,回到陕西当诸侯。是的,李自成当时真的这么想了。
然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李自成没有选择回陕西,否则就不会有崇祯上吊和清军入关的历史。无论如何,虽然周遇吉没有自己扭转世界,但他已经做到了无愧于心、信任自己的崇祯皇帝和生他养他的民族。
如果明军像周遇吉一样, 李自成没有那么快打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