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乾隆反腐:100多人被判死刑,56 名被砍头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清朝成立以来发生了最大的腐败案件。自封疆官员到州牧县令以来,多达100人被判处死刑 多人,其中56
这个名字被砍掉了。这是甘肃省官员谎报灾害救济、贪污捐监粮的大案。

[img]362756[/img]

这起重大腐败案件的第一犯是乾隆皇帝曾经非常依赖的封疆官员王。山西临汾人王自举捐纳知县,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
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贫瘠的人口贫穷,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拨出巨额资金购买粮食,以养老受害者,为满汉当地驻军和新疆救济提供需求。

乾隆25年(1760年),为了节省国库开支 年)
清政府特别允许甘肃和其他省份的商人向监生捐赠粮食,以解决当地粮食短缺的紧急情况。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缩写。甘肃省内外商人赴甘购买监生头衔后,不要求千里迢迢进入北京进入国子监学。然而,他们享有与学者相同的权利。他们可以直接参加乡镇考试,进入官场,或者有资格向监生捐款。因此,捐监一路是当时富商子弟入仕的捷径。此外,甘肃的捐赠价格较低,每个人只需要麦豆四五十石,外省商人蜂拥而至。

出乎意料的是,行之几年,诸弊丛生。一般来说,处理手术的地方官员借此机会贪污,挪用捐监粮,甚至干脆折收银员,以便中饱囊。清政府不得不下令暂停甘肃的收捐。停止捐赠后,户部仍每年拨款100多万元到甘肃购买粮食,甘肃官员仍抱怨粮食短缺。乾隆39年,陕甘总督勒尔金要求恢复捐赠监督的旧例子时,户部遵守会议认为可行,乾隆皇帝很快就被允许。鉴于以往积弊多端,乾隆皇帝特选调聪明能干、善于理财的王为甘肃新任布政使,专门办理全省收捐监粮事宜。

[img]362757[/img]

王上任之初,就向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地,实力雄厚,服务期间的颗粒都是真实的”。秘密地,王与总督勒尔金勾结,命令全省收捐各州县的捐赠监督员无需缴纳粮食,全部折成银两收捐,全部上缴兰州知府他和蒋全迪。这样,白银滚滚而来,捐赠监管粮食却消失了。仓库是空的,怎么解释?

王有自己的妙计。他和蒋全迪每年夏秋都在省府兰州秘密合计。没有灾报,没有灾报,没有小灾报,没有大灾报。他们命令各州县根据自己的虚拟数量支付虚假的“捐赠监管粮食”。看到王如此大胆,各州县都取得了成效。

原平番县知县何汝南,主持本县办灾两年,浮开救银6 两万多,纳入私囊;原狄道州知州陈常,三年内共办监生执照4000多张,每个多收银员100多张
两、共贪污银24万余元。

从乾隆39年捐赠到46年,甘肃省各州县长100多名官员,几乎没有人贪婪。这些州县官员不得不用赃款和老板交朋友。比如上面提到的知县何汝南,前后都给了王一万。
余两,“ 馈送” 蒋全迪6000 余两,总督勒尔锦交他买东西,花了6万银 余两。

一位名叫麦桓的广东人做得更荒谬。他被分配到甘肃省补知县。当时,他正赶上各州县申请夏季灾难。为了弥补县官利用灾难赚取大量油水,他请人疏通蒋全迪,最终达成协议。麦桓送王、蒋全迪8万
两银。麦当时手里没钱,应该冒办夏灾得银,然后全部送。这样,蒋全迪就推荐他升补靖云知县,而麦桓则大办“捐监救灾”,筹集银两还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甘肃省上下官员串通,长期作弊,未被发现。王还在乾隆42年(17777年)节省了100多万白银,因为收捐监生效果显著,而且“弊绝风清,仓储充足”
年) 抽调浙江巡抚,资金丰厚。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如法炮制,花样翻新,统一规定报捐时,各州县每人折收55银 除办公费4外,两个 两外,再加2
两种所谓的“心红纸费”。

王、王廷赞先后主持甘肃捐监六年,每年捐赠人数为4人 乾隆皇帝后来说,“历年捐监生不少于几十万”并不夸张。如果是每个55 两计,
监银共收捐1300元 两万多。虽然这笔巨款中有一小部分是用来购买粮食作为救灾,但大部分都流入了甘肃省大大小小官员的口袋,不少于白银1万
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乾隆46年(1781)
2000年夏天,大学士阿桂、尚书、小沈阳领兵进入甘肃平定回民反清起事。他们先后奏报入境,遇到阴雨。乾隆开始怀疑云起。他们觉得甘省连年报旱有诈,必须深究数百万石“捐监粮”的去向。想起不久前王某愿意捐50银
万两( 这个数字相当于浙江巡抚每年养清银的50 倍)
为了资助浙江海塘工程,乾隆皇帝判断,王耀望的巨额家资必须与甘省捐赠监管粮食的腐败有关。因此,阿桂和新任陕甘总督李侍尧被下令调查处理此事,并要求他们“归根结底,下达命令”。

阿桂和李侍尧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们选择甘肃现任按察官使福宁作为突破口,让他和盘托出了通省官员如何玩法营私、冒救贪污的内幕。

虽然勒尔金、王廷赞和王在北京和浙江狡猾,但今年7月,乾隆皇帝有足够的证据来判断腐败集团的第一个罪犯:王立即被斩首,他的儿子王邱和其他人派往伊犁,其他不到12人
年满12岁的幼子暂时监禁刑部大狱
岁时陆续发遣;勒尔锦因平定回民起事不力而被监禁入狱,这次贪污事件,“从宽礼令自尽”;王廷赞绞刑,今年秋审处决。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墨吏,阿桂、李侍尧也按照《大清律例》中的“监守自盗1200多人斩监候”。
的律文, 拟定皋兰县知县程栋等666 秋审处决时,员斩刑。

临近秋审,乾隆帝自称不忍看到这么多犯官“绞首就杀”,特命凡贪污2 一万二以上的立斩;贪污1 万两以上、2 万二以下的,斩监候,赶到今年秋审处决;1.
万二以下的人也要求斩监候,待来年秋审请愿办理。

然而,这起重大的腐败案件还没有结束。随着案件的深入,发现了亏空库银等新犯罪。到今年年底,陕甘总督李侍尧先后起草了数十名贪官应斩。兰州省监狱因拘留这么多特殊身份的罪犯而人满为患,乾隆皇帝不得不下令74起被问及死刑
人们分批向北京解释。后74 由于皇帝的恩典,大多数人从宽免死,送到黑龙江充当苦差,只有少数人在第二年办理秋审时被处决。

本案正法处决前后共56起 人, 免死发遣者46 人,其他判处徒刑、流刑、革职的人,更不用说细说了。

乾隆皇帝虽然一宽再宽,但处理贪污案杀害了56名官员,其中包括一、二品大员3 人在清朝建立了140
多年来,它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乾隆皇帝一再哀叹这个案子:“从来没有奇怪的贪婪!”


乾隆反腐:100多人被判死刑,56 名被砍头乾隆反腐:100多人被判死刑,56 名被砍头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谜大揭秘 沈阳究竟有何优势
  •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