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嘉庆元年的第一个月,宫殿似乎没有变化。去年农历十二月,乾隆宣布将王位传给十五个儿子。元旦期间,又举行了禅宗让步仪式。新皇帝继承了王位。根据规定,他应该改变新旧,但乾隆时代仍然在宫殿里使用。在宫廷外,虽然年号改为嘉庆,但权力仍掌握在乾隆手中。
乾隆曾亲自告诉大家:“今年我传了继承皇帝,改元嘉庆元年,但还是训政维勤,孜孜不倦。”正月十九,太上皇接见各国使臣时,还说大事还是自己决定的。嘉庆总是小心翼翼,接受乾隆的训斥。
[img]362592[/img]
然而,乾隆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公务复杂,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如果乾隆信任嘉庆,他就不必这么努力了。但乾隆久坐不动,性格越来越多疑。他厌倦了王位带来的负担,渴望继续掌权。纠结和矛盾让乾隆选择了小沈阳。
[img]362593[/img]
和沈阳聪明强干,能取悦乾隆,不能产生威胁,最合适。嘉庆元年时,他让小沈阳担任黄旗领侍卫内部大臣,正黄旗统一。镶黄旗、正黄旗均属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管辖。侍卫是皇帝身边最后一支保护力量,领侍卫内部大臣负责侍卫。领侍卫内部大臣的地位甚至比九门提督更重要。如果不是心腹亲信,就不可能担任这个职位。都统也是八旗军事长官,可以增加和沈阳手中的军权。
[img]362594[/img]
小时候差点被族人赶出家门的小沈阳,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个位置上。前方既是康庄大道,也是万丈深渊。乾隆年纪越大,精力自然会越差,必然会更依赖和沈阳。同时,这也意味着乾隆死亡的日子随时都会到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洗牌,永远充满残酷和野蛮。小沈阳试图向嘉庆示好,他主动送一把玉如意庆祝嘉庆登基。嘉庆回赠了一首诗。
[img]362595[/img]
乾隆退位时,领班军机大臣阿桂也退休了。在法庭上,形成了以乾隆和小沈阳为主的分离。祸福相依。就在小沈阳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前线有消息说他的弟弟和林因病去世了。小沈阳对这个弟弟有很深的感情。被排挤陷害的时候,小沈阳就在身边,兄弟俩相依为命。小沈阳听后大哭起来,写了一首诗:“看你成年后看你穷,孩子结婚,孩子结婚。
怎样再为营丧葬,谁将来送我人?"
除了和林去世外,福康安还死于西南叛乱。两位指挥官的去世对乾隆和小沈阳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由于小沈阳坐在这个位置上,他自然不得不部署时间来平息叛乱。除了西南起义,四川、湖广等地同年也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并不断蔓延。
为了更好地处理军事事务,维护自己的地位,乾隆允许和睦同时负责刑事部和户籍部。嘉庆二年,阿桂去世。和睦接手了领导大臣的职位。除了这些职位,和睦还担任首席内阁大学学士、理藩院尚书、翰林学院大学学士等职位。军事权力、政治权力、人事权力等权力都在掌握之中。
图为阿桂画像
小沈阳不断爬上去,努力掌握更多的权力。在乾隆退位的混乱中,他找到了一个上升的阶梯,成为帝国除乾隆以外最显赫的人。官民甚至没有按照一般惯例称他为“中堂”,而是半公开称他为“二皇帝”。他已经隐约跨越了君臣的范畴,寻求更高的地位。
[img]362596[/img]
嘉庆并非没有回应小沈阳的大权在握。他与皇史钱枫、户部尚书董高、大学士刘勇、礼部侍郎朱贵等人的弹劾纠缠不清。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乾隆压制了他们的弹劾。就在和沈阳掌握中枢大权的时候,地方政府不断掀起叛乱。小沈阳不断派遣军队镇压,但效果很差。绿营、八旗基本没有战斗力。战争爆发只能跟随起义军,很难形成有效的阻击。
官员腐败严重,人民无法忍受。即使他们成功地压制了一次,新的人也会站起来。这个后果是乾隆自己种下的。在皇帝统治的后期,生活变得越来越奢侈。他盲目地享受着巨大的成就,无法听取别人的劝阻。
纪晓岚的劝诫换来了乾隆“妓女”的坏话。和珅和其他人盲目地欢迎他们。苦果种下后,你只能自己品尝。和珅心里知道,如果他在这个时候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他会立即被乾隆踢倒,换一个愿意服从的人。
三年来,和沈终于抓住了当时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王三槐。王三槐很快被押入北京处死,和沈阳再次受到乾隆的赞扬和提拔。但王三槐的死并不意味着叛乱的平息,帝国已经消除了隐患。相反,更大的矛盾已经被埋葬。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等待某个时机的到来,爆炸出最大的杀伤力。然而,小沈阳并没有等到这个结果,乾隆去世后,他被嘉庆抓住了。
乾隆当太上皇训政时,和沈阳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