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是中国古代边境政权中最著名的一个。当然,这要归功于武术大师金庸先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传说曾经痴迷于许多或年老的“金粉”。不幸的是,历史上的大理国并不那么强大。他的太祖段思平在云南建立大理国后,一直以儒家思想、佛教为中心,关注内政。当时,世界上没有山和水。
[img]361368[/img]
不管宋朝是否同意,大理历代皇帝都把宋朝当作宗主,内心往往受到权臣的限制,可以说“南帝”做得不是很舒服。传到十二代上德帝段廉义时,出现了权臣杨贞义之乱,上德帝被杀。另一位权臣高智连又起兵杀杨贞义,扶立上德帝侄子段寿辉为帝,为上明帝。据说高家也是霍光这样的人物,但忠臣没多久,高智莲的儿子高升泰就废除了上明帝的儿子保定帝段正明(这是段誉在《天龙八部》中的叔叔,可惜没有小说中那么厉害),自立为王,改名为“大中”。
也许真的是天佑大理。高升泰只当了一年“大中王”,就死了。临死前,我也觉得自己为篡夺主人而感到羞愧,于是我恢复了大理国。保定皇帝的弟弟段正淳(段誉的父亲也很懦弱)是皇帝,而高家则是“中国公众”,掌握了实权。自段正淳以来,大理国一直被称为“后理国”。
[img]361369[/img]
当忽必烈准备加入兵威时,后理国主已经传到了第八代段兴智,仍然是傀儡。真正的家庭成员是高升泰后人第十四代“中国公”高祥。君臣两人都没有天赋,国家衰弱,内忧有丽江的割据,建昌府段的自立府主不听调度,外患有云南西部和缅甸腊驻的金牙国家,逐渐侵蚀国土。蒙古军队已经不知所措,面临着压力。
蒙哥汗为南征投入了大量投资,让著名将领唐良和台领导西路军,王复制,只有烈士领导东路军,忽必烈领导中路军,担任总指挥。这三支军队共有10万人,南下大理。忽必烈还带着姚枢、赵秉忠、张文谦、廉希宪等金莲川幕府核心人物参加军事表扬。
[img]361370[/img]
既然要打云南,就要路过四川,但这个时候四川还是南宋的土地,如果硬闯,就会变成伐宋而不是灭大理。于是三路大军不得不取道吐蕃。吐蕃帝国灭亡后,吐蕃一直处于分裂状态。1235年,窝阔台汗次子阔端首次用兵吐蕃,吐蕃各地领主在萨迦派领主萨迦班智达的调解下相继归属。然而,也有零星的领主没有屈服。忽必烈这次借道,抱着草打兔子,顺便征服了一些叛逆的人。进入大理之前,他先和吐蕃人打了几场仗,算是热身了。
1253年10月,忽必烈的中路军和唐良合台的西路军进入大理国境,来到金沙江畔。史载忽必烈驻马江边,看着滔滔江水,凝神了很久,直到随从提醒才回来。也许我觉得这次旅行很艰难很危险。现在到达目的地,我很感动;也许你应该尽快有所作为,看到河水奔流,感觉年华易老。若忽必烈精通汉语,懂得写诗,想必会有感情之作留下。
[img]361371[/img]
大理国主段兴志听说蒙古军队被杀,想投降,这也抱怨他没有骨气。虽然大理国表面上姓“段”,但他和祖先都是权臣的傀儡。这个国家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为什么要冒险战斗?然而,“中国公”高翔坚决打主战。原因恰恰相反。虽然他不是皇帝,但他是“太上帝”。大理国是他自己的家族财产。他怎么能放弃别人呢?
高翔是一个实权派。他想反抗。段志兴无法反对,只能跟随。然而,蒙古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虽然大理军在金沙江周围的许多城寨中英勇抵抗,但它无法阻止蒙古军队前进的马蹄铁。12月,忽必烈的中路军抵达大理国都大理城,唐良和台西路军在突破龙首关后在城下与忽必烈相遇。
在这一点上,要么投降,要么依靠苍山依靠洱海的大理城防负。但高祥选择了最愚蠢的方式,在杀死了忽必烈派来招降的三名使者后,带领段兴智与弟弟高和率军出城决战。这种行为可以算是自寻死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理军几乎全军覆没。高翔、高和兄弟和段兴智逃走了。忽必烈趁机发动攻城。原本像金汤一样的大理城一夜之间被蒙古军占领。
在搜索书籍的过程中,发现了三名使者的尸体,忽必烈勃然大怒,想屠杀城市。张文谦、姚枢、刘秉忠等人急忙劝诫:“杀害拒绝者,其国主耳,非民之罪。”
忽必烈总是听从他们的话,所以他下令不允许军队进城抢劫,大理国300年的文明精髓得以保存。
国都赢了,但国主和权臣还没有被抓。当时,东路军来到古代,忽必烈派将领带领军队追逐大理国君臣。在姚州(今云南姚安),他杀死了高翔、高翔和他的兄弟。段兴志逃到了他的陪伴下。好(云南昆明)。统治大理国100多年的高氏灭亡,大理国没有主要的抵抗力。1254年春,忽必烈留在唐良合台,继续追击段兴智,征服不愿屈服的部落,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治民政,率领主力北返。年秋良台攻占荒凉的段兴智蒙哥汗表现得很大方,不但没有杀他,还给金符让他回云南帮忙招抚其他部落。段兴智回国后,尽最大努力帮助蒙古军平定云南各地。蒙哥汗流浃背,给了他“摩诃罗崎”的称号(这是梵语,意思是“国王”),让他管理云南各族。段氏在过去的200年里被权臣架空,但他在亡国后有了实权。如果他的太祖段思平在地下知道,他应该欣慰还是苦笑?
蒙古灭大理之战:忽必烈只用了三个月就把大理弄平了,段氏皇族反而很感激!